字词 | 上诉审程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诉审程序亦即“第二审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级人民法院所审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由于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故上诉审程序又称“终审程序”。上诉审程序发生的基础是第二审法院在审判上的监督权和当事人的上诉权。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既可以是第一审的原告,也可以是第一审的被告和第三人。上诉审审理的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依法行使上诉权,是上诉审程序发生的主要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发回原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和提审的案件,也适用上诉审程序,因此也能引起上诉审程序的发生。但是上诉审程序不是每个行政案件的必经程序。人民法院适用上诉审程序审理行政案件,应由审判员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过程中,法院既作事实审,又作法律审;既审查第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又审查第一审法院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还要审查第一审法院是否遵照了法定程序。对于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实行书面审理。对上诉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应以调解方式结案。法院对上诉行政案件经过审理,可作以下四种处理::<1>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发回重审。<4>自行判决。人民法院适用上诉审程序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上诉审程序上一级法院审理上诉或抗诉案件适用的程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因而即为第二审程序。在实行三审终审的国家,包括第二审程序和第三审程序。 上诉审程序 上诉审程序对上诉或抗诉案件依法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在两审终审的国家,上诉审为第二审程序; 在三审终审的国家,第二审和第三审为上诉审程序,第二审为事实审,第三审为法律审。中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案件包括当事人等上诉及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受理后由审判员三至五个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方式采用书面审理或直接审理。审判程序参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后,原判诀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处理适当的,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处理不当,予以改判; 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应在查清事实后改判,或者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 上诉 个人所得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