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珠onion bodies俗称马牙,系新生儿期,在齿龈切缘上可见到黄白色如针尖大或小米粒大的白色小点。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所致,无病理意义,数周内自然消失,切勿挑、擦刺激以免发生感染。 上皮珠epithetial pearl亦称板芽。是在新生儿牙龈粘液腺管口,由于粘液积聚而形成一颗颗黄白色质地较硬、状似牙齿样的结构。一般可自行消失,如粘液积聚过多,“板牙”过大,以致影响吸奶的情况下,可用消毒针将其轻轻挑破,将粘液挤出。事后须密切注意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上皮珠 上皮珠在胚胎发育时期,口腔粘膜上皮下陷形成牙板,牙板又分化成牙蕾并衍化为造釉器。当造釉器发育到钟状时期,牙板逐渐退化,并被中胚层组织贯穿而逐渐断裂。牙板的上皮断裂后被分割成上皮团存在于颌骨内,称上皮岛。有的上皮团角化,则称为上皮珠,留在颌骨内或牙龈内,也可突破上皮而出。新生儿的牙槽嵴粘膜上偶见米粒大白色小突起的硬粒,俗称“马牙子”,即为此种角化上皮珠,可自行脱落。 ☚ 内陷舌侧窝 牙齿数目异常 ☛ 上皮珠 上皮珠epithelial cysts又称“爱伯斯坦珠”。指硬腭中线上或齿龈上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小结节,直径2~4mm。此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珠状,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切忌挑破,以防感染。 ☚ 围巾征 爱伯斯坦珠 ☛ 00003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