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硬结病
上呼吸道硬结病为慢性进行性传染性肉芽肿,常先发于鼻部,故临床亦称鼻硬结病。发病隐袭,病变可发展至鼻咽、口咽、喉、气管、支气管、上颌窦、鼻泪管、上唇、硬腭,故又名呼吸道硬结病。亦有侵犯中耳、眼眶、食管、盲肠、颅内及淋巴结的报道。1870年Hebra首次报道,1876年Mikulicz发现巨大泡沫样细胞,称Mikulicz细胞。1882年Frisch发现鼻硬结杆菌,称Frisch杆菌,为此病的病原菌。1903年Unna发现玻璃样小体,即品红小体(Unna细胞或Russel小体)。1932年始定名为硬结病。过去认为本病仅流行于欧洲的加里西亚,中美洲的危地马拉一带和亚洲的苏门答腊等地。近年世界各地已陆续有此病的报道。硬结病在我国已非罕见,1949~1979年国内共报道1796例,病人遍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以山东省最多,占半数以上,而莱阳、即墨两县又为山东省的高发区。两性发病率无甚差异,以21~50岁为最多见,约占70%左右。小儿很少患此病。
病因方面多年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鼻硬结杆菌是此病的病原菌; 另一种谓病毒为其病原体,硬结杆菌的存在是继发感染的结果。但多数学者认为第一种意见比较正确。硬结杆菌又称Frisch杆菌,是一种短的、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至于传染途径,目前各家意见尚不一致。一般认为可能与长期接触、气候因素、环境卫生、营养缺乏、个人的免疫力及内分泌的特性有关。
硬结病的病程,一般较长。其症状视病变侵犯部位而定,通常以鼻塞为首发症状,尤以原发于鼻前庭者为然。鼻干和鼻衄也常见。若侵及鼻咽、口咽、喉、气管等处,则可引起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如耳鸣、重听、干咳、声嘶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味觉减退、食欲缺乏和恶病质为少见的晚期症状。根据病程和病变的不同阶段,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慢性卡他性炎症期: 有小圆形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在组织间隙内可见到硬结杆菌。检查可见粘膜干燥、萎缩,并有脓性结痂,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不似臭鼻症的奇臭。偶可有蜜蜡样痂皮紧附粘膜,强力取下,可见粘膜表面糜烂、渗血。鼻粘膜早期也可偶有轻度肥厚肿胀,但不充血。此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临床上诊断为第一期硬结病者较少。
第二期肉芽肿期(亦称硬结期): 病理切片可见比红细胞大15~20倍的大圆形,含有网状空泡的Mikulicz细胞,在细胞体内常含有硬结杆菌。还可见到比红细胞大3~5倍,圆形嗜酸性着色均匀的Russel小体。Mikulicz细胞、Russel小体及硬结杆菌为病理诊断硬结病的三要点。临床观察在鼻粘膜上可见颗粒状肉芽,逐渐融合增大,形成硬结状,硬如软骨。病变多位于鼻前庭、鼻中隔前端、下鼻甲前端。硬结肿块可生于鼻内部,向鼻外压迫: 也可发于外鼻及上唇皮肤,以致引起特异的鼻、面部畸形。第二期病变可持续多年,甚至有达20年者。国内所报道的病例大都属此期病例。
第三期纤维化瘢痕期: 此期有纤维组织增生,以致Mikulicz细胞及Russel小体减少或消失。由于纤维组织的挛缩,肿块多坚硬,并形成瘢痕与狭窄。常见鼻孔为坚硬的瘢痕组织阻塞,两鼻翼缩紧,悬雍垂消失,软腭及腭弓均呈瘢痕增厚,表面呈苍白色,常与咽后壁粘连,以致鼻咽部闭锁或仅留一小孔道。国内报道的咽部病变,多为此期病例。
硬结病多原发于前鼻,以后向前或向后延展,甚至有侵犯至颅内者,但亦可原发于呼吸道任何部位。据作者统计,鼻部病变占98%,咽部病变占32%,喉部病变占15%。几乎每例均有鼻部病变,只发生于其他部位,而无鼻部病变者极少。
根据症状及检查,三期病变常可同时存在,以及地方性等特点,诊断常不困难。此外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细菌培养可能查出硬结杆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有很大诊断价值。此病的卡他期应与萎缩性鼻炎相鉴别。并须注意排除结核、狼疮、梅毒、恶性肉芽肿、瘢痕疙瘩及麻风等。此病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20~30年,除个别病例因恶病质或颅内并发病而死亡者外,一般多不致影响全身。但当硬结或瘢痕发生于喉或气管时,则有引起窒息的危险。
治疗有
❶放射疗法: 1902年首次倡用X线放射治疗,继而用镭锭放射治疗,对早期病变有一定疗效。其作用可能由于放射后组织发生纤维化,使病变暂停发展。深度X线放射总量可达4000~7000rad。作者用镭锭放射,一般总量达4000~8000毫克小时,硬结肿块可完全消退,但所需疗程较长,至少1~2年,鼻部病变始能治愈。喉部病变须特别慎重,以在放射前先作气管切开术为妥。
❷药物疗法: 国内外均广泛采用链霉素,并取得良好效果。用量每日1g,肌肉注射,总量为60~200g。其效果表现在: 硬结杆菌在注射30~50g后,转为阴性。
病理改变在注射40~70g后,典型Mikulicz细胞消失,呈现一般慢性炎症表现: 使用到20g后,症状即有改善,但须用到60~100g之后,症状才完全消失。除链霉素外,其他如土霉素等也有治疗效果。国内也有用四黄素(黄连、黄柏、黄芩、大黄) 治疗获得良好效果者; 也有主张给予大量碘化钾内服。
❸综合疗法: 根据病程久暂及病变性质,采用综合疗法,或能取得较好效果。如硬结期除应用抗生素外,可配合放射治疗; 瘢痕期如有粘连缩窄、闭锁而引起局部功能障碍者,可辅以手术修复矫正。经治疗后,如硬结杆菌已转阴性,活检已无进行性硬结病的病理变化,或补体结合反应转阴性,可认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