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呼吸道恶性肉芽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呼吸道恶性肉芽肿

上呼吸道恶性肉芽肿

恶性肉芽肿又称致死性肉芽肿、坏死性肉芽肿、坏疽性肉芽肿及中线肉芽肿等,命名繁多。上呼吸道恶性肉芽肿以鼻腔最多见,口咽、鼻咽、喉等较少见。可先发生于一处而延及他处,亦可同时侵及两个以上部位。至晚期可毁坏面部中线各结构,最终因恶病质、出血或脑部受累等而死亡。过去对其病因和本质的认识很混乱,近年来渐趋一致,分为恶性肿瘤型和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型两种类型。
恶性肿瘤型(Steward型) 不少病理学家认为恶性肉芽肿的主要病因是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也可为恶性淋巴瘤的某种类型,少数人认为属未分化癌。在临床上,早期病变局限于上呼吸道,晚期可播及全身。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早期(前驱期): 有鼻塞、流水样涕或带血分泌物,亦可表现为鼻内干燥感和结痂。局部检查为一般炎症表现。可为单侧或双侧。
活动期: 病变粘膜肿胀、糜烂、溃疡,呈肉芽状或结节状肿块,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物。有粘涕或脓涕,并伴有恶臭。鼻通气不畅或完全阻塞。发生于鼻部者,多先累及下鼻甲或鼻中隔,明显者可致鼻外部膨胀隆起,病变发展可造成鼻中隔及腭部穿孔。如发生于咽部则有吞咽疼痛,进食困难。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常有37.5~38℃低热,出虚汗,食欲稍差。少数病例有高热,可达39~40℃,以下午或晚间为著。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
终末期: 局部溃疡扩展,鼻甲和鼻中隔粘膜、软骨、骨质都被破坏,表面结痂。严重者外鼻部亦受累,甚至破坏无遗,成一空洞。并累及额部、面部、眼部及颅底软组织及骨质。可伴有眼睑及结膜肿胀,眼球突出,视力减退。少数病例颈淋巴结可肿大。全身情况恶化、衰竭,有弛张型高热。周围血白细胞常减少。骨髓涂片所见变化不一,有的示网状细胞增生,有幼稚细胞出现; 有的粒细胞成熟障碍,呈退行性左移; 亦有正常者。晚期可出现内脏、皮肤及淋巴结等全身转移。
病理检查见粘膜呈重度慢性炎症改变,有大量坏死及炎性渗出,上皮破坏,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等浸润。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增殖肿胀,管壁有炎症细胞浸润。这些都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单凭这些改变,还不足以诊断恶性肉芽肿。最重要的改变亦即病理诊断的基础乃是淋巴网织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浸润于上述非特异性的背景之中,此种细胞为异型细胞,成熟程度不同,胞浆少,略透明或呈空泡状,核染色深或呈细网状,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呈分叶状,有异型核分裂相。这种变化符合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有些病例,经仔细观察,可能有类似上皮来源的不典型未分化癌表现。病理诊断的建立,有赖于临床医生的准确取材和病理医生对病理变化的正确认识。多数病例须经多次活检方能确诊。


鼻部恶性肉芽肿


此病一向以放射治疗为主,多数主张足量放射 (约6000 rad)。放射治疗前后可配合争光霉素、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本病预后不佳,国外报告死亡率高达80~90%。近几年来,国内使用环己亚硝脲(CCNU)治疗,效果显著。可与放射治疗合用,尤其有高热等暂不适合放疗的患者,先服1~2次CCNU改善全身条件,然后放疗。亦有单纯用CCNU治疗,随访一年半以上,痊愈率约40%。绝大多数病人于服药后1~7日内,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即有所改善,尤以退热最为明显。多数病例在两个月内痊愈,少数病例半个月内即愈。成人每次口服120mg,3~4周服药一次,一般服药6~8次为一疗程,然后,隔数月再服药巩固疗效。用CCNU治疗的副作用及全身反应均较放射治疗为轻,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治疗期间须定期作白细胞计数,低于4000/mm3应暂停服药。中药黄芪、党参、当归、补骨脂、女贞子等对提高白细胞、减轻副作用、改善全身情况以保证总剂量的完成有一定效果。其他如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等亦可配合应用。
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型 又称多发性肉芽肿或Wegener病(见“结缔组织病的耳鼻咽喉表现”)。
☚ 结缔组织病的耳鼻咽喉表现   上呼吸道硬结病 ☛
000118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