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都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都赋sān dū fù

称人作品闻名,为时所重。《文选·左思〈三都赋〉》李善注引南朝齐·臧荣绪《晋书》:“左思,字太冲,齐国人。少博览文史,欲作《三都赋》,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稔,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疏之。征为秘书,赋成。张华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三都者,刘备都益州号蜀,孙权都建业号吴,曹操都邺号魏。”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三都赋

三都赋

赋篇名。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形式虽受《两都赋》、《二京赋》影响,但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反对任意铺张, “虚而无征”,故所述多有事实根据。传说作者为之“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偶得一句即疏之”,赋成,时人争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海赋   芜城赋 ☛

《三都赋》

 辞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部分。分别铺叙蜀地山川的雄伟及其特产名物,吴地的富饶繁华,魏都华丽雄奇的宫室府舍和制度规模,虽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但内容更为丰富,辞藻更为宏丽,作者自称没有夸张失实。赋中还描述了各地风谣歌舞、民俗人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三部分各有重点,各有详略,相互映照,独具特色。
三都赋

三都赋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文选》见载。《晋书·左思传》曰:左思欲赋三都,“会妹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三都赋》有长篇自序,批评前人叙事“假称珍怪”的缺点,叙述自己作赋的动因及“征实依本”的创作原则。赋文分作《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以主客对问的形式,构成长篇巨制。《蜀都赋》设为“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对答之辞,先总写蜀都的地理特征,再由外而内,纵横四方,描写山水景物、物产富饶、市都繁华、人情风俗。《吴都赋》的总体构架与《蜀都赋》相同,由外而内,从今追古,不同的是,本赋写外以山水为主,突出吴地水域临海的巨丽;写内以吴王游乐为中心,突出古都历史悠久。《魏都赋》假设“魏国先生”贬抑吴、蜀,夸扬魏都宫殿建筑的华美、典籍制度的完备、都城内外的繁荣。威振八方的势力。《三都赋》内容各有侧重,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时人皇甫谧《三都赋序》曰:“作者先为吴蜀二客,盛称其本土险阻瑰琦,可以偏王,而却为魏主;述其都畿,弘敞丰丽,奄有诸华之意;言吴蜀以擒灭比亡国,而魏以交禅比唐虞,既已著逆顺,且以为鉴戒。盖蜀包梁岷之资,吴割荆南之富,魏跨中区之衍,考分次之多少,计殖物之众寡,比风俗之清浊,课士人之优劣,亦不可同年而语矣。”此赋在艺术上承继汉人笔法,假设三人为辞,以后者抑前者,连缀三篇。结构庞大而井然完密,表现出不同于前人的匠心。清姚范曰:“《蜀都》以前后东西及封域城市为经,而以物产地毛纬其中。末乃及宴游禽鱼之乐。《吴都》首言山川之所函育,次及草木竹实,禽兽瑰异之属,而后侈其都邑,宫馆人物,后亦夸饰禽鱼乐游之盛,末略及往古风气为收场。《魏都》先言地望宫阙,以及㟾洫寺署商贾,而后言其武以戡乱,以至太平觐享之仪,禅受之事,以建国法度考室举厝括之,后略及山川物产前修以终之,大义归于典训,事垂于模则,以张拓宇中夏之规。三篇布置各殊,所以避复也。”(《援鹑堂笔记》)《三都赋》虽亦用夸张想象、虚拟烘托之笔,但更多地具有自己的新写法,或“稽之地图”,或“验之方志”,言必有据,语必征实。故本赋之作也,影响巨大而深远,时贤为之作注,陆机为之叹服,洛阳为之纸贵,都城赋至此而臻绝境。

☚ 【三画】   三公山下神祠赋 ☛

三都赋

赋篇。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分别由假想人物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称颂三国时蜀都、吴都的形势、物产、宫室等,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的建设和魏国的政治措施,于曹操在汉末统一北方过程中的功业多所歌颂。体制宏大,事类广博,文采富丽。一时竞相传写,以致“洛阳纸贵”。

三都赋

三都赋

赋篇名。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3篇。前两篇分别由假想人物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称颂三国时蜀都、吴都的形势、物产、宫室等,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的建设和魏国的政治措施,对曹操在汉末统一北方过程中的功业多所歌颂,表达了向往统一的愿望。全文的主旨,是论述立国的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强调“剑阁虽嶛,凭之者蹶”,“洞庭虽浚,负之者北”。在艺术形式上,颇受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的影响,但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故对大赋中任意夸张、虚而无证的手法,多摒而不用。相传此赋构思10年始成。成后,因作者地位不高,不为时人所重。思遂携书去拜访西北名士皇甫谧,谧读后击节赞赏,为之作序。当时名人张载、刘逵亦为其做注,卫瓘为之作略解。由是,作品盛重于时。洛阳豪贵之家竟相传抄,纸价随之昂贵起来。“洛阳纸贵”遂成为后世的典故成语。

☚ 三准说   三千里江山 ☛

《三都赋》san du fu

Rhapsody on the Three Capitals→左思 (Zuo S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