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三行(-hang) 指左行、右行、中行。与上、中、下三军相配合。诸侯不得有六军,故权分为三军、三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复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洪亮吉诂:“按,献公时已有左、右行,至此复立中行。” 三行秦军队建制名称。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国建步卒三军,分中行、右行、左行,荀林父为中行将,屠击为右行将,先蔑为左行将。 三行❶先秦军队建制名称。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建步卒三军,分中行、右行、左行,荀林父为中行将,屠击为右行将,先蔑为左行将。 三行春秋时晋国的建制步兵。晋国地处深山,与戎狄为邻,在其壮大过程中曾长期与戎狄族交往,吸取了戎狄族步兵善战的经验,于鲁僖公十年(即晋惠公元年, 公元前650年)建立了步兵部队——左行和右行,隶属于太子申生为主帅的下军,事在建立三军之前十七年(见《左传·僖公十年》)。至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 正式建立独立的建制步兵——中左右三行 (见《左传·僖公三十八年》)。这是晋国军制的重大改革。新建的三行,有将无佐,其主帅的级别也比较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