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用来指言语谨慎,少说为佳。村牧《鹦鹉》:“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三缄

三缄sānjiān

━━ 缄,封。三缄其口,慎言也。后以“三缄”喻说话谨慎。唐·谢观《王言如丝赋》:“知驷足之难及,保三缄之可守。”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

☚ 语言   口舌 ☛

三缄

谓言辞谨慎。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闺鉴图说跋》: “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取祸也。”
●汉刘向《说苑·敬慎》: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孔子顾谓弟子曰: ‘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 ” 太庙: 封建帝王的祖庙。陛: 阶。相传孔子有次来到周王朝太庙所在地,见右阶前有金人被封口三重,背后还刻有叫人慎于言辞的铭文,于是告诫弟子要牢记在心,谨防以口致祸。

三缄

“三缄口”之略。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昔陈灵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全唐诗》七九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又六一二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慎言

慎言

讷言 谨口 戒口 噤舌 刺舌(刺舌谨口)
不随便发表意见:金口难开
不轻易开口说话:闭口藏舌 闭口结舌 闭口深藏
说话慎重,不轻易出言:守口如瓶 守瓶缄口
言语谨慎:金人缄口 金人戒言 金人三缄
 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三缄
 说话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三缄其口
说话慎重:言重 爱口
 出言慎重:慎辞
嘴紧,说话谨慎:口稳
说话小心,不轻易透露情况:口紧
说话小心,不随便泄漏秘密:嘴严
能守秘密,不乱说话:嘴稳
说话和行动都小心谨慎:谨言慎行
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音咂字
说话、做事留下可回旋的余地:留余地 留有余地
说话要留有余地:行五言三
言语轻出,招致羞辱:唯口起羞 惟口起羞
说话不慎而惹起争端:惟口兴戎唯口兴戎
说话要慎重:妄言则乱
话说出就难以收回,说话应当谨慎:驷不及舌 驷不及言
 秘密容易外泄,说话应当小心:隔墙有耳 隔窗有耳
说话十分谨慎:三复白圭
言语谨慎迟钝:讷慎
决策者的言论关系国家兴旺,说话要慎重:一言丧邦
(说话谨慎:慎言)

☚ 婉转1   说话负责 ☛
000109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