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县黄河干流的水利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1.44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42.3%,库容8000万m3。工程包括:❶拦河坝。长2100 m,坝高6~8 m。 ❷拦河闸。18孔,每孔净宽16 m,最大泄量9600 m3/s。 ❸北岸总干渠进水闸。9孔,引水流量565 m3/s。 ❹沈乌闸。5孔,引水流量80 m3/s。 ❺南岸闸。5孔,引水流量75 m3/s。 ❻水电站。安装机组4台,容量2000 kW。工程于1959年6月开工,1961年建成拦河闸,1966年电站第1台机组安装完毕,1972年第2台机组投入运行。枢纽建成后,平均年引水量52亿 m3,自流引水灌溉面积50万hm2;年发电量246万kW·h。水库采用泥沙冲淤平衡措施,可保持3000万~5000万m3的有效库容。 三盛公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工业供水。 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1.4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面积的42.3%,多年平均流量为884立方米/秒,含沙量为6.42千克/立方米。 枢纽工程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相应流量为7810立方米/秒,校核洪水为千年一遇,相应流量为10400立方米/秒,总库容8000万立方米。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拦河闸、北岸总干渠进水闸、沈乌闸、南岸闸、北岸总干渠首跌水闸和水电站,还有库区围堤、左右岸导流堤、下游防洪堤等。 拦河坝为均质土坝,总长2100米,顶宽10米,坝高6米~8米。拦河闸靠左岸,共18孔,每孔净宽16米,设16米×6.5米钢架木面板弧形闸门,最大泄量为9600立方米/秒,闸坝之间以裹头连接。北岸总干渠进水闸在拦河闸的左侧,共9孔,每孔净宽10米,设10米×4米钢架木面板弧形闸门,正常引水流量为565立方米/秒,向后套、三湖河、包头灌区引水灌溉。沈乌闸向左岸的保尔套勒盖灌区引水,正常引水流量为80立方米/秒;南岸闸向伊盟灌区引水,正常引水流量为75立方米/秒。北岸总干渠首跌水闸在进水闸下游3200米处,闸下采用两级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等消能防冲设施。此外,利用北岸总干渠首跌水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4万千瓦,一期水电站厂房布置在跌水闸的右侧,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共2000千瓦,年发电量246万千瓦小时。工程于1959年6月开工,拦河闸1961年建成。电站第一台机组1966年安装完毕,第二台机组1972年投入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