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畏Sanwei
儒家所谓君子应当敬畏的三件事情。语出《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宋朱熹注:“畏者,严弹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自己者,而付畏之重,可以不失也。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孔子认为,凡属君子之人都有三种畏惧,其一是敬畏天命,天命在人事之外,非人所能支配,应顺从天的安排。其二是敬畏居高位之人,即最高统治者,在当时指周天子和各国诸侯。其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圣人是人之至明至尊者,其言具有道德意义,是维护世人道心的规范,应当敬畏。只有不知天命的小人,才为所欲为,无所忌惮,轻视高位之人,戏侮圣人之言,不知天高地厚,从而只能导致侮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