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旨相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旨相公只会说“圣旨”的宰相。用以讽刺官位高贵却唯唯诺诺毫无建树的人。宋代王珪从主持政务到官居宰相,十六年间庸庸碌碌,没有什么政绩。他平时每次上朝见到皇帝时总是说一句“取圣旨”,皇帝对事务做出裁决后又说一句“领圣旨”,退下殿来再告诉手下人“得圣旨”。除此以外,他似乎什么事都不会做。当时人们都讽刺他为“三旨相公”。(见《宋史·王珪传》) 三旨相公sān zhǐ xiàng gōng【解义】指身居要职,但无所建树,只是上传下达的人。 三旨相公sān zhǐ xiànɡ ɡōnɡ只会说“圣旨”的宰相。宋代宰相王珪,为官庸庸碌碌,毫无政绩,只会说“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时人讥为“三旨相公”。见《宋史·王珪传》。后因以讽刺庸碌无能的官僚。 三旨相公sānzhǐ-xiànggōng〔偏正〕 原嘲讽徒拥高位而无能的宰相。后指只能上传下达碌碌无为,而居要职的人。《宋史·王珪传》:“自执政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 三旨相公sān zhǐ xiàng gōng旨:圣旨。相公:古代称宰相为相公。讽刺庸碌无能,只知奉行上命的官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