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张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之合称。三人俱以诗驰名西晋太康、元康间。《晋书·张载传》: “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技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陆云曰二陆、三张。” ☚ 大小阮 二陆 ☛ 三张 三张明万历年间苏州戏曲家张凤翼,与其弟献翼、燕翼,并有才名,时人称曰“三张”。 ☚ 康王 沈氏三凤 ☛ 三张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的合称。《晋书·张载传》称:“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技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兄弟三人文学成就各不相同,成就最高、影响较大者是张协,南朝梁钟嵘在《诗品》中将其列为上品,并说:“其源出于王粲。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冲。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词采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杂诗》十首是张协的代表作,内容广泛,且情志高远,造语清新警拔,颇具特色,确有高于当时著名诗人潘岳、陆机的地方。张载的诗以《七哀诗》较著名,钟嵘在《诗品》中列为下品,并说其诗“乃远惭厥弟,而近超两傅(玄、咸)”。他的《剑阁铭》写蜀道之艰险,其影响则远在其诗之上。张亢诗多不传,现存五言诗一首,仅四句,疑为残句。 ☚ 竹林七贤 二陆 ☛ 三张 是指东汉时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及其子张衡、孙张鲁三人、张陵(34~156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据史书记载,张陵在汉明帝时,曾在巴郡江州(今重庆)任地方官。后在顺帝(125~144年在位)年间,弃官入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修道。于是创“五斗米道”。后张陵自称“太清玄元”。道徒又称他“天师”。张衡是张陵之子,继续传道,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死,道徒说他“白日升天”。张陵之孙张鲁也是五斗米道道徒。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张鲁率道徒攻占了汉中,建立了地方性政权。张鲁的五斗米道控制汉中近3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占了汉中,张鲁退入巴中(今四川巴中),后降了曹操。张鲁之子张盛,世传于西晋年间,来到江西龙虎山继续传道,尊奉先祖张陵为掌教、“正一天师”。他自称“第四代张天师”。 三张 三张西晋文学家、辞赋家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之合称。《晋书·张载传》曰:“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技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又钟嵘《诗品·序》曰:“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此皆以之为文学名家并称。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稍逊一筹。刘勰《文心雕龙》曰:“孟阳(载)、景阳(协),才绮而相埒。”载文以《剑阁铭》为代表,是其入蜀省父时所写,收入萧统《文选》;今存诗十余首,较可取的是《七哀诗》2首。协于“三张”中成就最高,其诗被钟嵘列为上品,认为“雄于潘岳,靡于太冲,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词采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诗品》)。今存诗13首,以《杂诗》10首为代表作。在辞赋方面,载今存7篇,协存6篇,多系残篇。载之《濛汜池赋》曾受到傅玄推崇,是其成名之作。协之《七命》辞藻精美,显示出“巧构形似之言”的特色,为萧统《文选》所登。张载有《张孟阳集》,张协有《张景阳集》。 ☚ 三苏 三曹 ☛ ![]() ![]()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并称。此称始见钟嵘《诗品序》。《晋书·张载传》:“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技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