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关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构想。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即已提出要用3年或者还要多一点的时间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准备条件。同年,他还提出过“3年5年恢复,10年8年发展”的思想。到1951年2月,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3年准备,10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并且指出,这个思想,“要使省市级以上干部都明白。准备时间,现在起,还有22个月,必须从各方面加紧进行工作”。1951年,刘少奇依据毛泽东的建议,多次向干部具体讲述过“3年准备,10年建设”的思想。关于经济建设的方针,刘少奇指出:工业农业都要发展,现在首先是要恢复和发展农业,其次是发展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开始还是要搞一些轻工业。为什么不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因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农业,工业没有基础;因为农业是工业的市场;因为要依靠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积累资金。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刘少奇说:10年建设之后,新中国的面貌就要改变,不但有庞大的农业,还有了自己的工业,到那时我们的国家才可以考虑到社会主义去的问题,现在不能提这个问题。当然,作为理论和理想,可以宣传;作为实践问题,10年内讲不到,10年之后看情况,也可能还要等几年。他把这个阶段称为“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并且说,新民主主义阶段是过渡阶段,也是准备阶段,即准备进入社会主义。3年准备10年建设,都是为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作准备。刘少奇讲话的内容,基本表达了当时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的共同意见。其中关于经济建设的方针,反映了党的领导人当时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设想和思索。它同后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思想,是相通的。这一战略构想是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到1952年,经过了3年的实践,由于形势的发展,新的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社会主义改造步骤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战略构想很快被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取代。

☚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战略   我们的计划是三年准备十年建设 ☛
000002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