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峡 三峡散文篇名。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篇名为选者所加。北魏郦道元作。描写巫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峡江夏日奔急的流水,以及峡中四季景色气氛的变化,抒发对峡江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简洁生动,隽永传神,对后世山水散文影响甚大,自古为人传诵。 ☚ 与宋元思书 滕王阁序 ☛ 《三峡》[原 文]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②阙③处;重岩叠嶂④,隐天蔽日,自⑤非亭午⑥夜分⑦,不见曦⑧月。 至于⑨夏水襄陵⑩,沿溯(11)阻绝。或(12)王命急宣(13),有时朝发白帝(14),暮到江陵(15),其间千二百里,虽(16)乘奔御风(17),不以(18)疾(19)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20)绿潭 ,回清(21)倒影。绝巘(22)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23)其间。清荣峻茂(24),良(25)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6),林寒涧肃(27),常有高猿(28)长啸,属引(29)凄异(30),空谷传响(31),哀转(32)久绝(33)。故(34)渔者歌曰:“巴东(35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36)泪沾(37)裳(38)! [注 释] ①自:在。②略无:毫无。略,全,都。③阙:通“缺”。④重岩叠嶂(zhàng):互文,即“重叠的岩嶂(石峰)”。重,chóng,即“叠”。⑤自:如果。⑥亭午:正午。⑦夜分:夜半。⑧曦(xī):日光,这里借指太阳。⑨至于:助词,承上启下,可译为“到了……时候”。⑩襄陵:漫上了山岗。(11)沿溯(sù):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12)或:如果,如或。(13)宣:传,传达。(14)朝发白帝:“朝发于白帝”的省略。于,从。白帝,即白帝城,在重庆市奉节。(15)江陵:地名,现在湖北省江陵县。(16)虽:即使 (17)乘奔御风:骑上快马驾着风。奔,动词用如名词,指飞奔的骏马。御,驾。(18)不以:不如 (19)疾:快。(20)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湍,激流。(21)回清:回旋着清波。清,形容词用如名词,清澈的波浪。(22)绝巘(yǎn):绝,陡峭的。巘,极高的山峰。(23)飞漱:飞流激荡。漱,激荡。(24)清荣峻茂:意为“水清、树荣、山峻、草茂”。荣,茂盛。 (25)良:真、实在。(26)旦:早晨。(27)林寒涧肃:互文,即“林涧寒肃”。树林和山涧清凉而寂静。肃,寂静,肃杀。(28)高猿:高山上的猿猴。(29)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续。引,拉长。(30)凄异:异常凄凉。(31)响:回声。(32)哀转:哀怨婉转。(33)绝:断绝,消失。(34)故:所以,难怪。(35)巴东:汉代郡名,这里借指三峡。(36三)声:数声,三不是确数,形容多次。(37)沾:浸湿。(38)裳(cháng):古代指下衣,裙的一种。这里泛指衣裳。 [译 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行程)中,两岸山连着山,全无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住了天空,挡住了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半,(根本)见不到太阳或月亮。 每到夏季,洪水漫上了山岗,上行下行的航路都被隔断了。如果遇上皇帝有诏书急于下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顺流而下)傍晚就到达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路程,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长风,也不如(乘船)快啊。 春冬时节,就(可以看到)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影。高山极顶,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倒挂的山泉和瀑布,飞流激荡在山林之间。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真是情趣盎然,兴味无穷。 每到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密林深涧,清凉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放声长叫,接连不断,凄楚异常,空荡荡的山谷传出阵阵回声,哀伤凄婉,久久才消失。难怪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鉴 赏] 文章构思极巧:先总写三峡全貌,再分写四季景色;先写山,再写水;先写景,再抒情。写山,则山中有水;写水,则水畔有山。无论写山还是写水,都贯之以情,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不愧为游记的上乘之作。 作者写景善于抓住峡江的特点。写两岸青山,则抓住它的“长”、“高”、“多”、“连”、“叠”来下笔。写夏水,则写它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心动魄。写春冬则动静相生,“清荣峻茂”。写秋景则写“林寒涧肃”,猿声凄异。为了突出景物特点,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或生动写实,或形象夸张,并在描写中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写得情景交融。 作者遣词造句,精当传神,简洁自然,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精心构想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短短几个字,包含着多少美丽的画面和勃勃生机,熔铸着作家多少真挚的情感。 字数:1787 [作者及作品简介] 郦道元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水经注·江水注》) 《水经注》是一部散文佳作,与《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文选李善注》并称四大名注。其中江水注关于长江三峡的描写是其中的精华,而总写三峡一段,更是脍炙人口,传唱不衰。尽管只有短短155字,但春夏秋冬四季兼备,山水草木笔笔俱到,道出了三峡700里的万千气象,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山水图轴。 山高水险是三峡的主要特色。文章开篇着重写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如鸟瞰俯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似抬头仰观。“略”字极言众山衔接,连绵不绝,“重”、“叠”、“隐”、“蔽”写出了山的高峻,“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刻意渲染出山高江狭的特征,为写水作了铺垫。写水则依水势的盛衰落笔,动静相间,有张有弛。夏季着意于江水暴涨,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即使乘骏马,驾长风,也休想赶上奔腾的江流,疾速凶险,悸心动魄。春冬景色恬静幽美,雪白的激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深潭,奇异的倒影,高峰怪柏,飞漱江流的悬泉瀑布……,平静中带有微妙的动感,与夏水的险急恰成鲜明的对照。秋天水枯气寒,猿鸣哀啭,气氛显得悲寂凄凉,最后用当地流行的渔歌作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扫上文的无限春光,萧瑟的气韵悠扬深长。行文如此起伏多姿,曲尽其妙,画面丰富,色彩变幻,真可谓尺幅罗千里。 作者善于摄取富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便境界全出。遣词造句讲究炼字,比如用“清荣峻茂”四字状写水树山草四种景物,既精炼含蓄,又各具特色,笔力雄壮酣畅。行文变化,神明无方;俯仰正侧,粗细明暗,无不兼备。奇文秀句,层见迭出,百读不厌。刘熙载评“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 (《艺概·文概》)是很有见地的。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4〕,不见曦月〔5〕。至于夏水襄陵〔6〕,沿溯阻绝〔7〕。或王命急宣〔8〕,有时朝发白帝〔9〕,暮到江陵〔10〕,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1〕,不以疾也〔1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3〕,回清倒影〔14〕。绝𪩩多生怪柏〔1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7〕。每至晴初霜旦〔18〕,林寒涧肃〔19〕,常有高猿长啸〔20〕,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23〕,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王国维校《水经注·江水(下)》,文中主要描写了三峡中的巫峡在不同季节的各种景色和面貌。“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郦道元(公元?~527),字善长,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著名地理学家,优秀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关右大使等职。后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为汉代桑钦所著。清人考证认为作者大约是三国时人。原书记述简单。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许多山川风土、历史掌故,并结合自己的游历见闻,为《水经》作注,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从而将水道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以及秀丽的山川给予生动的描绘。文章简洁精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2〕阙:同“缺”。略无阙处:意思是说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3〕嶂:峭壁。 〔4〕亭午:正午。夜分:午夜。 〔5〕曦:日光。 〔6〕夏水:夏天的洪水。襄:上,漫上。 〔7〕沿:顺流向下。溯:逆流而上。 〔8〕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命令。 〔9〕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 〔1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11〕奔:奔驰的快马。御:驾。 〔12〕疾:快。以:一本作“此”,又作“似”。 〔13〕素湍:白色的激流。绿潭:碧绿的深潭。 〔14〕回清:急流反射的光亮闪动耀眼。倒影:绿潭如镜映入景物倒影。 〔15〕绝巘(yan):陡峭的山峰。怪:奇形怪状。 〔16〕飞漱:水流飞溅冲刷山石。 〔17〕“清荣”二句:意思是说清澈的水、繁盛的树木、险峻的山峰、丰茂的百草,实在很有意思。 〔18〕晴初:天刚放晴。霜旦:降霜的早晨。 〔19〕寒:清冷。肃:寂静。 〔20〕高猿:高山上的猿猴。 〔21〕属:连续。引:延长。凄异:异常凄凉。 〔22〕哀转久绝:凄凉的叫声很久才停止。转,同“啭”。 〔23〕巴东:郡名,在今四川奉节县。 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余字,但三峡风光历历在目。作者善于用具体景物写出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语言准确、精炼、表现力强,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峡【题 解】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本文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文学篇章。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巨著,还是一篇篇美文,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受。《三峡》是其中颇具魅力的一篇。郦道元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全文短小精悍,风格流利清新,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请看开头的几笔,仿佛是潇洒泼墨的大写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者的视线从无限空阔的天地间扫过,而后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那耸峙两岸的群峰,拔地而起的叠嶂,一同连绵疾走,瞬息之间占据了天空,遮蔽了云日。它们的涌现,简直使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了。 能最好地陪衬出三峡伟岸雄峻的,莫过于一江汹涌飞驰的急流。作者接着选取的,正是震荡三峡的浩浩“夏水”。但他另辟蹊径,没有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江行的风波险恶,而是虚拟了一叶扁舟,让它击波逐浪,结果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行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只八个字,便在路遥、时短、行速的比较中显示出三峡之流不可逾越的湍急! 三峡之美,虽以山高水急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它七百里的山山水水中,还回转着无尽的俊姿秀影,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一弯一转之间,向你展现的,都是令人流连的绝美画境。写夏季的三峡,作者抓住江水的浩荡;而写春、冬的三峡,作者注意了江水的清澈,“回清倒影”的“素湍绿潭”,加上“飞潄其间”的“悬泉瀑布”,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而描写秋季的巫峡时,作者则通过写猿鸣来突出它的凄凉气氛。作者融情入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作结,表现了山水虽佳、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 细细涵咏,这篇短短的文字,竟把三峡之美表现得何等神奇!它山旋水转、四季变幻、奇境迭出,而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又构成了它丰满而多姿的性格。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发现它的奇美、瑰丽。这就是绵延大江七百余里的三峡! 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和湖北省宜昌市之间。西起滟滪堆,东至宜昌市附近的南津关,滩峡相间,全长204公里,其中西陵峡长126公里,巫峡40公里,瞿塘峡8公里,其余为谷地。两岸悬崖绝壁,河道深狭,江流湍急,水力蕴藏极富。唐代诗人杜甫《阁夜》“三峡星河影动摇”,即指此。 三峡 三峡峡名。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无地非峡,就其最险者称为三峡。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经过险峻的三峡,踏越崎岖的五屼。 ☚ 三危 三雅之爵 ☛ 山谷 山谷谷(谿谷;峦谷;野谷;厓谷) 峪(峪壑) 壑(壑谷;蹊壑;山壑;沟壑;岫壑;谿壑;千山万~) 畎 硔 山沟 山堑 山峡 山硖山胁 山腋 山隘 阬堑 坑堑 另见:狭窄 溪水 ☚ 山谷 深谷 ☛ 三峡 三峡指长江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是著名的长江天险。整个峡内层峦叠嶂,石壁耸立,气势雄伟,气象万千,顺江水而下,名胜古迹甚多,著名的有:白帝城、神女峰、高唐观、昭君村、屈原宅等。 ☚ 黄鹤楼 马王堆汉墓 ☛ 三峡即今四川、湖北交界处的长江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