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副使 ☚ 三卫主簿 三司判官 ☛ 三司副使官名。三司副长官,后唐明宗时置。 三司副使官名。北宋时三司副长官。以员外郎以上历三路转运使及六路发运使者充。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废。 三司副使官名。宋置,为三司使的副职,员额一人,以员外郎以上曾任三路转运使及六路发运使者充任。因副使是三司实际主持者,故必须选任曾任上述职务者,以其有实际经验。按官位高低有同判三司使、三司副使、权三司副使、权发遣三司副使等官称。西夏亦以三司副使作为三司正使的副职。金三司副使员额一人,秩正三品。 三司副使差遣官名。
职源与沿革❶五代后唐同光末(926),已见置三司副使(《旧五代史·张格传》)。 ❷北宋于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二十五日始置(《长编》卷17)。 ❸太平兴国七年(982)二月七日罢三司副使不置(《宋史·职官志》2《三司使》)。
职掌为三司使副贰,即三司副长官。
品位以员外郎以上曾任三路转运使者充,官品则视其所带本官阶。
编制一人(参《宋史·李符传》)。
简称❶副使。《宋史·职官志》2《三司使》:“以侯陟、王明同判三司,遂省副使。”《宋史·王明传》:“召为右谏议大夫,充三司副使。太平兴国七年,与侯陟同判三司事。” ❷省副。《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2 《三司》:“有副使,位亚待制,官称省副。” ❸簉。《宾退录》卷1:“三司副使曰簉。……簉、倅皆副贰之称,然他官副贰不通用。不知其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