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十二 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军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十二 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军部

三十二 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军部

193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受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由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从重庆飞到桂林,经长沙、吉安、上饶等地抵达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陈毅、粟裕等得知周恩来要到军部来,也从苏南敌后回到云岭。周恩来一到云岭,同到其它地方一样,首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他不但听取新四军领导人的汇报,还找军部各部门座谈,听取各支队负责人的意见,到附近的机关、医院、抗大分校和连队驻地了解部队的学习、军事训练、生活等情况。通过这种实地的考察,使他对新四军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周恩来这次前来云岭,首先就是要帮助新四军解决发展方向问题。这是因为:(一)新四军的战绩在全国是有影响的,但在抗战新阶段到来时,同八路军开创的局面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八路军的部队已增长五倍,还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十多个;新四军的部队只增长一倍,抗日游击根据地只有茅山一处。(二)新四军的主力驻扎在皖南,而日军占领了长江沿岸据点,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就在军部背后,左右两侧也有国民党军队密集布防,可以说是一面临敌、三面受围。它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这个横宽约一百公里,纵深不过五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在新的复杂局势面前,如有不测,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三)项英对挺进敌后仍在犹豫迟疑。第一、二支队出发后,他把第三支队留在皖南,企图等待日军进犯浙赣时,再在黄山、天目山发展游击战争。为此,周恩来在军党委会和干部大会上,分析了武汉失守后形势变化的特点,指出在中国东部这个人口最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经济发达、文化程度高的富饶地区迅速开拓抗战的新局面,是新四军的重大责任。他提出在敌后确定发展方向的三条原则:“(1)那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那个地方发展。(2)那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3)那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至于作战方针,他指出“游击战仍是我们新四军主要的作战方针。”对新四军今后的活动方针,他概括成三句话:“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这个方针,符合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得到新四军很多干部的赞同。第二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对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中,又强调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周恩来到新四军军部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改善项英和叶挺间的关系。项叶的关系问题,早在新四军集中整编时就发生了。1938年4月,蒋介石命令新四军集中出南陵,依大茅山脉向芜湖、宣城一带行动。叶挺认为可行。项英认为这是蒋介石借刀杀人,不应执行。4月18日,项英致电毛泽东、王明、周恩来,想撇开叶挺而由他同蒋介石打交道。毛泽东却同意叶挺的意见,批示:不妨出南陵。5月4日,毛泽东又致电项英,要他“始终保持与叶同志的良好关系”。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后来又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的项英,并没有听从中共中央的劝告,同叶挺的关系也没有多少改善。他对军长叶挺很不尊重,连中共中央一些重要指示也不向叶挺传达,使他感到无法工作下去,遂于1938年10月提出辞职。经过周恩来等的工作,叶挺表示愿意回新四军工作。周恩来陪同叶挺回到新四军军部后,向军部领导干部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叶挺工作的意见,并多次找项英谈话,要他搞好同叶挺的关系,在周恩来的帮助下,项英作了自我批评,表示要同叶挺搞好团结,但事实上仍没有消除对叶挺的成见。
3月15日,周恩来结束了对军部的视察,离开云岭前往浙江。叶挺依依不舍地陪同周恩来乘竹筏逆着碧绿的青弋江水而行。在竹筏上,两人并肩伫立,留下了眺望远方的合影。

☚ 三十一 皖西、皖南游击战争   三十三 刘少奇在安徽 ☛
000004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