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银盘
战国晚期银器皿。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西汉齐王墓一号器物坑出土。直口,平折沿,折腹,外底微凹。口沿、内外壁饰鎏金龙凤纹图案。内底饰盘龙三条。外底刻铭文12字:“容二斗重六斤十三两御羞工”。沿底刻铭文35字:“三十三年左工□ 名吉七重六斤十二两廿一铢 奇 干三百廿二釿 六斤十三两二斗名东”。高5.5厘米,口径37厘米。实测重1705克,每斤折合250克;水测容4100毫升,每升合201毫升。沿底刻铭、刻工不同,系多次刻錾。此盘是齐王墓出土的唯一有纪年的器物。汉初汉帝和齐王,均无在位三十三年者。据此有人推断“三十三年”可能是秦始皇纪年,断银盘为秦器。或认为“釿”是三晋布币计量单位,也是布钱名称,定此盘为三晋制作,价值一千三百二十二釿,秦灭三晋时入于秦。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由左工师对银盘重量作过一次校刻。秦亡,银盘转入汉内府。汉高祖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银盘也随着赏赐,齐重新校量并刻款。陈直《汉书新证》:“御羞即御馐省文”,汉初设有御羞官署,掌帝王膳食之原料。或认为“御羞”是帝王之美食,此银盘供帝王饮食专用。“工师”是工官之传授技术和考查产品质量者。现藏淄博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