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汇和汇率
在国际金融发展中,外汇和汇率首先为人们所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任何一种活动都与外汇直接或间接有关,因而也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但什么是外汇?“外汇是外国货币”。这种概念简单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并不确切。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严格地讲,并不是所有的外币均能作外汇使用,只有那些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才能算作外汇;其次,外汇包括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外币,不仅外币现钞是外汇,而以外币表明面值的支票、政府债券和其他某些证券都可以是外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是:“外汇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外汇平准基金、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定而发生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是以债务国货币还是以债权国货币表示”。这个定义有助于了解外汇可能包括的范围,但又带来一个持有者是谁的问题。除货币行政当局以外的个人或机构持有的上述资产算不算外汇?答案当然是“算”。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着眼的是官方持有。
对外汇理解为以外币计值的可以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这至少从静态的角度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外汇的含义。那么,是不是说外汇还有什么动态的含义?答案也是“有”。
其实,外汇本来就是国外汇兑的简称,英文即“foreign exchange”,有时简写为“exchange”。其意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通过“汇”和“兑”两项金融活动,转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就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的货币,并利用国际信用工具汇往另一国,借以清偿两国因经济贸易交往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样一个动态的交易过程。不言而喻,外汇的初始概念就是从其动态行为定义的。只是由于人们的习惯,由于上述那些资产的存量与流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外汇才逐渐演变成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静态概念,而其过程反而被忽略了。
对外汇要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理解,还需提到两点:
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除了以外币计价之外,还包括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议而发生的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债权,而不管是以本币还是外币计值的。换言之,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以本国货币计值的支付手段也可算作外汇。但是,这种外汇是根据两国或两国以上的中央银行或政府间协议为便利双方的支付结算而使用的,一般来说是不能自由兑换、自由流通的。
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国的特别提款权也具有外汇的性质。因为当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换取可兑换货币偿付给顺差国,还可以直接用它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特别提款权还可以作为国际支付中双方计结算的单位,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根据现实状况,严格地说,外汇虽是以外币计值的资产,但并非所有以外币计值的资产都可以称为外汇。事实上,只有那些能自由转入一般商业账户的外国货币或支付手段,才能算作外汇。当今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的货币才能被别的国家或地区视为外汇。大部分国家的货币还是不能自由兑换的。这些国家的货币和支付工具,对其他国家来说,不能算作外汇,至少不是一种自由外汇。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汇又与货币可兑换联系起来。
“货币可兑换”一词的含义,本身是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货币可兑换通常被定义为“按照固定汇率把货币自由兑换为黄金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将货币可兑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联系在一起。而在今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只要任何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不管是固定汇率还是自由浮动汇率,自由地把货币兑换成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他所持有的这种货币就是“完全可兑换的”。
一国货币从不可自由兑换转成“完全可兑换”,这是一个过程:从初始时期不可自由兑换状态,转成对外经常性支付项目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在其对外支付的全部项目上都取消限制,其货币成为“完全可兑换”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条款,对于货币可兑换问题及其所涉及的若干概念,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可兑换”的范围界定,只是“经常项目可兑换”,即取消对经常项目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基金组织意义上的“可兑换”既不包括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也不涉及居民之间的可兑换,即“对内可兑换”。
2.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金组织一直在鼓励成员国取消资本管制,但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即取消对资本流出入的汇兑限制,并不构成成员国的义务。
3.基金组织意义上的“可兑换”是“对外可兑换”。对于“对内可兑换”,即居民可以在国内自由地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资产或自由地持有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基金条款并无规定。
4.“货币可兑换”意味着外汇在规定范围内没有限制,但是不一定意味着对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也不加限制。虽然基金组织认为“要让可兑换有意义,必须伴随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但是货币可兑换本身,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必然自由化。
5.货币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认为实现了货币可兑换就意味本国货币可以在国外自由地使用,取得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或“硬货币”的地位。
一般而言,任何国家的外汇存量或流量都是以外币而不是以本币计值的。正因为如此,外币与本币的汇兑比率就不能忽视。汇率是外汇买卖的价格,因此亦称汇价。汇率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有不同种类的汇率。如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就是从汇率制度的角度来划分的。再如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它们亦被称为现汇汇率和期汇汇率,则是从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或从经营的角度,汇率也还可以作更多、更细的划分。
汇率水平高低及其变动,对一个国家的外部和内部经济活动都有影响。汇率决定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汇率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下面就一国的国际收支全貌作一个分析,或能有助于认识国际金融以及外汇与汇率的经济性质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