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同时选取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形声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同时选取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形声字 三、同时选取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形声字这类形声字是形声结构方式发展到自觉阶段的标志,体现出形声构形方式的便捷性和优越性。加注形符或声符构成形声字,都要有原字(本字或借字)作为构形基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文字体系发展日趋成熟,一方面表意构形方式已经难以胜任为许多词语构造新字形,如语言中的虚词、表示抽象义的词语等;另一方面新字的构造必须便捷、快速地记录不断涌现的新增词汇。在已经形成的文字符号系统中选取形符和声符,用形声同取的方式来构成新形声字就适应了这种要求。在甲骨文中不少记录专有名词的形声字多是形声同取类,如记录植物类的“柳、柏、杞、柄”,记录水名的“河、涂、洛、洹”,记录动物名的“驳、狼、狐、狈”,等等。这些字,我们暂时尚找不到它们注形发展的痕迹,因此,只能认为是形声同取而构成的形声字。战国楚文字中,大量出现从“金”、从“糸”、从“竹”、从“示”的字,很可能都是用形声同取的方式构形的。 ☚ 二、加注声符构成的形声字 依声托事:汉字系统日趋完善的必然选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