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万年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万年桥

万年桥

位于县城东北武岗潭,横跨旴江。是江西省著名的古代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完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桥长500米,高10米,拱券跨度14米。24个桥墩似铁臂直插江心,呈劈波斩浪之势。桥身有十九孔,拱券采用并列纵联方式砌成,跨度大,坚固而又轻巧,具有古代南方桥梁建筑特点。桥亭和栏杆原皆雕有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名草的祥瑞图案,惜亭已圮毁。万年桥是现存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颇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 麻姑山   ">朱祐 ☛
万年桥

万年桥Wannian Bridge

位于江西省南城县城东北3km处,跨盱江。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设浮桥,明崇祯七年(1634年)改建为石桥,桥长400余m,有石拱23孔,宽5.8m,高20余m。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坍毁3孔,其余孔也稍有损坏,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修复。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破坏3孔,后又坍1孔,1墩沉斜,1953~1954年照原样修复。由于开采石料困难,其中有2孔用混凝土代替,全部桥面加铺了设防水层的混凝土桥面,并加设了混凝土栏杆,全桥用水泥砂浆勾缝,以防雨水侵蚀。

☚ 宝带桥   万寿桥 ☛
万年桥

万年桥

位于汝城县暖水乡台头门村,6孔石拱,全桥长85米、桥面宽4.8米、高9.5米,为湘境改造、利用较早之民桥。万年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咸丰二年 (1852)毁于水,同治年间(1862~1874),何志通等倡修,未竣复毁于水。光绪初年间(1875~1885),何采臣、何敬贤、朱德征损资建成墩梁尾桥,后毁于火; 光绪20年(1894)何采臣独资重建,10年后复毁于水。至宣统2年(1910)县人集资白银近万两重建石拱桥,何采臣亦献银洋1500元,民国3年 (1914)夏始建成。1956年改造、利用为公路桥。

☚ 大福桥   万缘桥 ☛
万年桥

万年桥

位于汝城县暖水镇台头门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1796—1820)。咸丰二年 (1852) 毁于水。同治年间(1862—1874) 邑人何志通首倡修复。未竣工复毁于水。光绪(1875—1885)初年间,何采臣、何敬贤、朱德征捐资建成石墩梁尾桥。后毁于火。光绪二十年 (1894) 何采臣个人出资重建。光绪三十年 (1904) 又毁于水。宣统二年 (1910) 全县集资白银近万两修建石拱桥,何采臣又献银洋1500元。次年秋动工。1914年夏竣工。桥为6拱,全长85米,高9.5米,桥面宽4.8米。1956年改造为公路桥。桥体坚实,气势雄伟。

☚ 桂阳永济桥   零陵愚溪桥 ☛
万年桥

万年桥

明代拱券石桥。位于青州市旧城北门外南阳河上,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建。青石构砌七孔,长66米,宽8米。孔间迎水面桥墩三角形,其上各雕石龙首一个。桥面东西两侧栏板上雕饰二十四孝民间故事;望柱头雕饰石狮。据《渑水燕谈录》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阳水,分东阳、南阳两城。这里原建柱梁桥,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一囚卒献计改为“无柱飞桥”,形如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后毁于山洪。明万历二十二年知府万一凤、知县刘养浩重建这座万年桥。当年“重修万年桥疏”云:“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扬。”至今仍为青州市内南阳河上重要桥梁通道之一。

☚ 万印楼   万卷书 ☛
000084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