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器。銅鼓之一類。考古界以雲南省楚雄萬家壩古墓群出土銅鼓爲標準器。此類鼓體型矮小而略扁,鼓面特小,面徑小於腰徑;鼓胸膨脹,最大徑偏下;鼓腰上最小,往下逐渐展開呈梯形,足部短而足徑寬。胸腰間有小扁耳兩對。其花紋簡單稚拙,鼓面太陽紋,或有芒,或無芒,少数太陽紋外有一暈圈;鼓胸足部無紋,腰部用單綫縱分成若干空格,格下有一週粗獷的雷紋;近足沿内壁上鑄有單個如意雲紋、菱形格子紋、大尾四足爬蟲紋。器壁渾厚,器表粗糙。在現存的古代銅鼓中,屬於此型的有十七面,分早期、中期、晚期三類,早期爲商代末年至春秋初期銅鼓,中期爲春秋中期銅鼓,晚期爲戰國初期銅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