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音

七音

音乐术语。构成音乐的七个乐音及其统称。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七音”即为“五音”及“二变”。《左传·昭公二十年》曰:“先王之济五味、和五色也,以平其心、成其败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五声、六律、七音……”《注》曰:“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也。”变宫、变徵即为“二变”。变宫比高八度宫低半音(相当于自然音阶的si音),变徵比徵低半音(相当于自然音阶的fa音)。《淮南子·天文训》称变宫为“和”,变徵为“缪”。古“七音”亦称“七声”,《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云:“考寻乐府钟石律吕,皆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名,……一均之中,间有七声……”音韵学中的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亦称“七音”。参见“声纽”。

☚ 五音   五声 ☛
七音

七音

此有两义:一为等韵学家于唇、舌、齿、牙、喉五音之外,又增半舌音、半齿音两类,总名“七音”,见郑樵《通志·七音略》。二为古乐的七个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也叫“七声”。

☚ 五声   声类 ☛

七音

❶音韵学术语。指等韵学家按声母发音部位分出的7类声母。包括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❷古人记录乐谱的七个音阶“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参见“五音”。

七音

七音

音韵学术语。宋代等韵学家把“五音”中的“来”母从舌音中独立出来,叫做半舌音;把“日”母从齿音中独立出来,叫做半齿音。唇、牙、喉、舌、齿、半舌、半齿合称“七音”。沈括《梦溪笔谈》最早提到“七音”,而郑樵是声母分“七音”的倡导者。宋元时代的韵图大都按“七音”来划分声母。如《韵镜》《七音略》《切韵指南》等。元明以后,音韵学家又把唇音分为轻唇、重唇两类,齿音分为齿头、正齿两类,共为九音。劳乃宣《等韵一得》又分为喉、鼻、重舌、轻舌、重齿、轻齿、重唇、轻唇八音。

☚ 五音   九音 ☛

七音

指宋人从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大类之中另分出半舌音、半齿音所组成的声母七大类别。郑樵《通志·七音略》的七音即指此。参见“三十六字母”条和“五音”条。

七音

012 七音

泛指传统七声音阶及其七个音级。《左传·昭25》子产论乐:“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七音也称“七律”,如《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论乐:“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七音或七律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称为正声,余二声称为“二变”。由于历史上各地区对二变的应用和它们在七声音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组织形式。如下表(二变在音阶第四、七两级,各有两个不同音位,用黑符头表示):

☚ 新法密率   五声 ☛

七音

传统音韵学术语。宋元等韵学家于唇牙舌喉齿五音之外,又增半舌、半齿两类,定为七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