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宫二十八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宫二十八调

七宫二十八调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皆从浊至清,更迭其声,下则益浊,上则益清。”文中所载为同调式的宫调类七调、商调类七调、角调(变宫为角)类七调,羽调类七调,共二十八调。《乐府杂录》所记为七羽、七角、七宫、七商;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为七宫、七商、七角、七羽;《宋史》蔡元定《燕乐书》为七宫、七商、七羽、七闰(变宫为角)。又《辽史·乐志》四旦亦属四类同性调。婆陁力旦(宫调类)七调,鸡识旦(商调类)七调,般涉旦(羽调类)七调,沙识旦(闰角调类)七调,计二十八调。宫七旦领有七商。七角、七羽,则每宫皆有四调(内调),亦二十八调。张炎《词源》卷上“十二律吕”所记“燕乐七均”:“黄钟宫俗名正黄钟宫‘厶(黄钟)’字,黄钟商俗名大石调‘マ(太簇)’字,黄钟角俗名正黄钟宫角‘一(姑洗)’字,黄钟变俗名正黄钟宫转徵‘し(蕤宾)’字,黄钟徵俗名正黄钟正徵‘𠆢(林钟)’字,黄钟羽俗名般涉调‘フ(南吕)’字,黄钟闰俗名大石角‘リ(应钟)’字。大吕宫俗名高宫‘㋮(大吕)’字,大吕商俗名高大石调‘(一)(夹钟)’字,大吕角俗名高宫角‘(仲吕)’字,大吕变俗名高宫变徵‘𠆢(林钟)’字,大吕徵俗名高宫正徵‘(㋫)(夷则)’字,大吕羽俗名高般涉调‘(リ)(无射)’字,大吕闰俗名高大石角‘厶(黄钟)’字。”(夹钟、中吕、林钟、夷则、无射五均略)。这是一均有七种不同调式的调——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燕乐不用正角调、变徵调、徵调,只用宫、商、羽、闰(变宫)四调;七均,二十八调。《宋史》卷七一载《乐髓新经》的燕乐七均,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燕乐二十八调”用音,都是以一均有七个不同调式的调为序来叙述,与前面所引各书,以七种同性调来叙记的“记述”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事林广记·乐星图谱》中的黄钟起调一组“七均排列”和大吕起调一组“七均排列”,包括了“燕乐七宫二十八调”及其“二十中管调”全部用音。下图据《乐星图谱》绘制。


注:左谱夷则均(夷则变)原为林钟均(林钟变),右谱林钟均(林钟变)原为蕤宾均(蕤宾变)。

左谱用大吕(㋮)一律历七均起调毕曲,包括二十个中管调。右谱用黄钟(厶)起调毕曲,包括二十八个俗乐调。此谱横列七宫、七商、七羽、七角(闰角)是七种同调式的调,即《辽史·乐志》七旦。它们分别列在七个均的相应音位上,是一种“外调式”的排列形式。直列七均每均各有宫、商、角……等七声,是七种调式不同的调,列在本均相应音位上,是一种“内调式”的排列形式。这种七声的排列形式,即《新唐书·礼乐志》、《宋史·乐志》所称的“均”。这里的均与旦,就其内涵与形式来观察,有严格的区别。又,第一行与七宫搭配的七个字谱,组成的一均,是《乐书要录》的“旋向为宫”均,黄钟厶作七个调声,是《乐书要录》的“旋向为商、为角的同律作七调”。同律作七调是构成“燕乐七宫二十八调”调体系的基础。见《淮南子》、《汉书·律历志》、《隋书·音乐志》、《通典》、《律吕新书》以及元刘瑾《律吕成书》等。
☚ 十二均八十四调   七宫十二调 ☛
000039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