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千人大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地、县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一些重要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7000人,称七千人大会。大会前一段讨论刘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书面报告草稿。1月27日刘少奇对书面报告作了说明。1月30日毛泽东在大会上作长篇讲话,主要讲党内民主集中制,并作了自我批评。2月6日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代表中央书记处作了自我批评。2月7日周恩来在大会上讲话,分析了几年来政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大会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团结全党战胜困难起了积极作用。 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Qiqianren dahui中共中央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于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县委及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分前后两段,前一段主要讨论、修改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的书面报告,这个报告的第一稿不是经政治局讨论后再提交大会,而是直接发给与会者讨论,这是这次会议的一个特点。后一段主要是发扬民主,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即“开出气会”。1月29日毛泽东说:不出气就统一不起来,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集中。关键要上下通气。他号召大家“开出气会”,“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1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强调和系统地论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发扬民主问题,对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贵任:“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刘少奇的报告,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分析了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指出了今后全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调整工作,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这次会议是在完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总结工作的,自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大会强调了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在政治局内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有极少数人认为过去的缺点错误不在中央而在下边。林彪在大会的讲话中则继续制造个人迷信。大会“出了气”,但对庐山会议上反右倾斗争认为“完全必要”,对彭德怀不予平反。 ☚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 ☛ 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Qiqianrendahui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7 000多人。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书面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讲话指出,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除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农业歉收外,“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报告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地、干劲十足地做好调整工作,并认为“1962年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工作最关紧要的一年。”毛泽东在会上着重指出,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他在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大会发扬了民主,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这次大会,虽然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的认识上,以及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错误的估计等问题上,中央领导核心中的分歧并未解决,甚至更发展了,但在坚决贯彻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对统一全党认识起了积极作用。 ☚ 新疆伊犁暴乱事件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七千人大会即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者有各方面负责干部7000多人,故名。会议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指出当前主要任务是做好调整工作;提出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并且要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及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党委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余人,故称“七千人大会”。这次规模空前的大会,是在3年“大跃进”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经过一年调整形势开始转变,但困难仍很大,党内外思想上各种疑问还很多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总结经验,统一全党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为扭转国民经济困难局面而奋斗。毛泽东主持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书面报告并讲了话。书面报告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指出了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1)工农业生产指标过高,基本建设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2)在人民公社工作中,曾经混淆集体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急于过渡,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平均主义的错误;(3)不适当地要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倾向严重滋长;(4)对农业增产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发展要求过急,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加重了城市供应和农业生产的困难。报告认为,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一是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经验不足;二是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而妨碍了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报告还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16条基本经验教训,并明确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中央首先要负责。书面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大会开了个好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在党内、外充分发扬民主的问题,对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做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它,研究它,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周恩来、邓小平在讲话中也分别代表国务院和书记处做了自我批评。邓小平在讲话中强调要恢复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注意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周恩来的讲话分析了几年来政府工作的缺点错误,针对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提出了精简机构、压缩城镇人口、争取农业增产、增加工业生产、缩短基建战线、搞好市场供应、争取财政平衡等克服困难的主要办法。实践证明,这些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这次大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中“左”的错误,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坚决地贯彻八字方针,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大会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某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也未进行彻底清理。林彪在会上则说,毛泽东思想总是正确的,这几年发生错误和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泽东的指示去做,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受到很大干扰。林彪离开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的原则,用个人崇拜的精神来总结经验教训,对于纠正缺点错误和发扬党内民主起了消极作用。 ☚ 工商联座谈会 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