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伤seven kinds of impairments七种致病因子导致马骡的伤损症, 包括寒伤、热伤、水伤、饥伤、饱伤、肥伤、走伤。寒伤是在寒冷气候下过饮冷水, 或长期拴系寒处使畜体受寒所致。寒伤症的病畜多具有被毛粗乱、焦枯、不洁、不抖皮振毛的症候。热伤是在暑热气候下过度使役或驰驱, 以及不按时饮喂休息,致使热伤心神, 病马表现躁动不安,甚至沉郁昏厥, 见于热痛、中暑、黑汗等病。水伤是家畜使役后未经休息而立即饮水所致, 使水液结聚于胃肠, 从而导致伤水起卧、困水膈痰等病的发生。饥伤是因马盛饥, 更令其大走, 喘息未定即进行饮喂, 使马心脾气结,草料不化, 致成脾气痛、脾胃不和等病。饱伤, 可因饱后乘骑, 损及膈膜, 从而导致罗膈损伤之症。又可因使役后吃草过猛和过量, 致使草积胃肠而成结症。肥伤是马膘肥肉重,久不使役后突然驰驱,用力过猛, 以致发生肉断、胡骨把胯等症。走伤是令马久走不息, 以致发生走伤五攒痛等病症。 七伤病名。 七伤道教术语。因有害于修道成仙,故称。(据《云笈七签》卷91)七伤是:(一)带真行伪,淫色丧神;(二)外形在道,心抱阴贼,嫉能妒贤,毁慢同学,攻伐师友;(三)饮酒洞醉,损气丧灵;(四)心忿口诤,瞋喜失节;(五)不依科盟,漏泄天真;(六)身履殗秽,气扰精混;(七)啖食畜肉,臭气充于脏腑。修道之人必须通过持斋受戒禁绝七伤。否则,即使身有仙相者,也难登仙界。 七伤说法较多,概而言之为: 七伤七傷qī shāng❶损害人体的七种致病因素。《医说·卷四》:“七伤者,一曰大怒逆气伤肝;二曰忧愁思虑伤心;三曰饮食大饱伤脾;四曰形寒饮冷伤肺;五曰久坐湿地伤肾;六曰风雨寒湿伤形;七曰大怒恐惧伤志。” 七伤qīshānɡ病症名。 七伤 七伤七伤是指七种劳伤的病症。《金匮要略》中所谓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伤。后世对七伤又有不同的提法,如《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则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饮冷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善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又谓:“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古今医统》认为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总之,各家论述虽异,但实质上仍属虚劳、五劳、六极的范畴。《诸证提纲·虚损》:“要之,七伤为五劳之始,六极为五劳之甚,惟以五劳证治推扩其法,自符合病机也。”故证治均参阅“虚劳”、“五劳”、“六极”各条辨证施治。 ☚ 六极 失血 ☛ 七伤qi shang【道教】seven harmful behaviors 七伤qī shāngseven types of injury;seven kinds of impairment 七伤 七伤seven kinds of impairments为七种过劳所伤的病因。即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 七情 气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