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山川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山川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山川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宁夏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正确制定农业建设方针,是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宁夏地域小,但自然生态条件各地差异很大。在制定农业建设方针时,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方面做得较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后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农业建设方针发生了严重失误,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因地制宜,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影响了农业内部其他各业的发展,加剧了生态失调,在林区毁林开荒,在牧区垦草种粮,使本来就很脆弱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如盐池县因倒山种地等原因,沙化面积迅速扩大,1961年沙化面积18.8万公顷,1976年增加到35.9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50%;经济效益差。1965—1980年的16年间,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中,投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产出增长速度。社员的人均收入仅从1965年的69元增加到1980年的77. 2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社员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分别制定了适合山川不同情况的农业建设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引黄灌区实行“以粮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宁南山区实行“大力种树种草、兴牧促农、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9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了“一手抓川,一手抓山,以川济山,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分类指导的措施:
(1)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地区的差异性确定各区域的发展路子。通过对引黄灌区的调研,确定了沿河开发战略,为深化黄河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引黄灌区农业的深层开发绘制了蓝图。南部山区的调查,重点研究了98个贫困乡和贫困带上139万人的脱贫问题,确定了“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用经济开发措施,解决山区贫困的新思路。
(2)找出不同区域的优势重点扶持,按区域确定各自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区域性农业商品基地,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商品率。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在引黄灌区建立商品粮基地、糖料生产基地、啤酒花、大麦、水果和桑蚕生产基地;以中宁、农垦为主的枸杞生产基地,卫宁青地区的红枣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猪基地;城郊蔬菜、水产、禽肉、蛋奶生产基地。在山区建立油料、豆类、淀粉、药材、烤烟、滩羊、绒山羊、六盘山针叶用材林和肉牛基地。
(3)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措施和扶持政策,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政策,重点扶持,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帮助增强“造血功能”。组织和鼓励自治区各部门、各行业对贫困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定向结合,形成经济技术循环的运行系统。

☚ 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 ☛
00029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