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业产业化经营
云南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以来,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经济体制框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生产与流通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云南省委、省政府,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稳步发展”的方针,尊重群众实践,及时总结各地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由点到面地组织推广。就全省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地区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整体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