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语序错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语序错综

 属于“同义反复”类型。颠倒语序的作用不同于“序换”修辞,目的在于改变语意,“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强调语意,增加语言的生动感。
 40.碰翻了,就让它碰翻吧,
 扶起来,未必比这样更好看。
 只是那浸在水中的一半,
 颤颤悠悠,悠悠颤颤,
 像云那样轻盈,像梦那样奇幻。
 

(刘祖慈《净瓶的幻想》)


 评析 “颤颤悠悠,悠悠颤颤”的语序错综增加了 “瓶”的晃动感。若是没有这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云”、“如梦”的意象怎能构造得出来?
 41. 区长他们把菜端来,两头都放了一大盆肉,一大盆鱼,还配搭两碟子凉菜——一碟子是粉条豆腐白菜,一碟子是白菜豆腐粉条。(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评析 语序错综属“同义反复”型,“粉条豆腐白菜,白菜豆腐粉条”是以凉菜的内容说明生活的俭朴与实惠。变化的语序避免了上下句的结构雷同,给语言增添了活泼的生活气氛与情趣。
 42.挥挥手,动动嘴,
 楼堂馆所听指挥;
 动动嘴,挥挥手,
 山珍海味来列队……
 非作是来是作非,
 “长官意志”不违背;
 白变黑来黑变白,
 真理全在心坎内。
 

(易和元《心有余醉》)


 评析 三组错综的同义语句,描写了所谓“长官”腐化堕落的丑态,揭示他们混淆是非、抹杀真理的错误实质。错综修辞强化语言的表达力量,收到了辛辣讽刺的艺术效果。
 43.“记着吧,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妈妈的,记着吧……”小D也回过头来说。(鲁迅《阿Q正传》)
 评析 例中阿Q骂的话和小D回敬语相同,然而不同的语序中,却让人在针锋相对的争吵中,区分出强弱和各自微妙的心态。
 44.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比起波浪汹涌的洞庭湖来,镜泊湖是平静安详的。比起太湖的浩渺浑圆来,镜泊湖太像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妙少妇,一个像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子。(臧克家《镜泊湖》)
 评析 例中镜泊湖与洞庭湖、太湖、大明湖、西湖的四个比较均不相同。语次交错,句式错落,错综变化的语言. 描写出镜泊湖个性独具的美姿。
 45. 望前方,
 满天紫雾哟,
 紫雾满天,
 蓝灰色的碎石大路,
 ——直插云端。
 看两侧,
 一片黄沙哟,
 黄沙一片,
 白蒙蒙的风,
 ——划出天地的分界线。
 

(郭小川 《昆仑行》)


 评析 前面的 “满天紫雾”与后面的“一片黄沙”语序错综地描绘出一片寂寥而广袤的荒原景象,让人惊叹,使人诗情荡漾。末句“白蒙蒙的风”构建的意境悠长深远。
 4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评析 从整体看,这是一组整齐的对偶句。从局部讲,“泉香而酒洌” 中的“香”“洌”易位,于整齐中见变化,新奇而超常的语言组合,造成了语言的活泼新鲜感。这种为表达需要而进行的语序交换也是错综修辞的形式之一。
 47.幽暗、阴森,似有无尽的哀怨,
 野蛮、凶险,本是禁锢的面目,
 墙高院深,锁死多少红颜的青春?
 高墙深院,无法作遮挡龌龊的帏幕!
 

(周良沛 《宫墙》)


 评析 “墙高院深”、“高墙深院”是大同小异的词语反复,但其间却有细致的差别,前者是禁锢得深,后者是遮挡得严。作者凭借变动的语序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无耻与凶残。
 48.啊,海外儿女最深的感情,
 是颤动心弦的思念。
 人们最亲的语言,
 是孩子嘴唇上那一声: 亲母。
 啊,我是海的女儿,
 我是台湾人。
 我把洁白的影子
 留在了北京,
 我的燃烧的血液在呼唤,
 祖国啊,母亲!
 

(唐祈《海的女儿》)


 评析 “亲母”是海外侨胞对母亲的深情称呼;“母亲”除了和“亲母”同义外,还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语序的错综变化,扩大了语言的含蕴,丰富了诗的情感。
 49.他又张开大嘴哭了说:“干是倾家败产,不干也是败产倾家,我就决心和他打这场官司。” (梁斌《红旗谱》)
 评析 “倾家败产”、“败产倾家”是同义词语的反复,为了说明遭遇的恶劣而反复强调; 为了避免上下语句结构雷同而变化了语序。错综手法寓深沉的痛苦于矛盾之中,写出了人物忍痛挣扎,破釜沉舟的反抗决心。
 5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评析 按照前两句推理,本例后文的正常语序应当是“伯乐不常有,而千里马常有”。为了协调前后句音节,作者将语序颠倒,用 “千里马”顶接上下句,使文势富于变化,衔接紧密而又朗朗上口。
 51.颛顼:古人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你为什么定要和我相埒?
 共工: 古人说: 民无二王,天无二日。
 你为什么定要和我争执?
 

(郭沫若《女神之再生》)


 评析 本例运用了两种错综形式,语序错综和字面错综,显示出说话人不同信仰和针锋相对的个性: 前者重天命,后者重人事。错综修辞手法,在表现人物特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52.潘月亭: (按下气)你小心,你这样说话,你得小心。
 李石清: 我不用小心,我家没有一个大钱,我口袋里尽是当票,我用不着小心!
 

(曹禺 《日出》)


 评析 对话中李石清的话首句和尾句本是同义反复句式。将“我不用”变成“我用不着”,不仅避免了重复单调感,而且强调了李石清的变异心态,表达了一个卑微的受辱者的反抗的心声。
 53.夜半,是谁把我唤醒?
 一睁眼,窗台上晃动着月光。
 ……哦,月光里流去了多少时间?
 时间里又流去了多少月光?
 

(陈继光《明月》)


 评析 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抒情的基调,同义反复的句子,以其错综变化的语序表达了诗的主旨。
 54.而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我都听到戛达戛达的木履声音,一阵阵的从我楼前走过。这声音,踏在石子路上,清空而又坚实; 它不像我从前听过的,引人憎恨的、北京东单操场上日本军官的军靴声,也不像北京饭店大厅上日本官员、绅士的皮鞋声。这是日本劳动人民风里雨里寸步不离的、清空而又坚实的木履的声音。…… (冰心《一只木履》)
 评析 作者运用错综变化语序的手法,两处描写了木屐声,突出了这劳动人民的脚步声所代表的中日人民之间的情谊。首尾呼应的语句使得前后文形成一个错综的整体。严密的结构,浓深的情感,给人强烈的感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