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萼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萼红 一萼红见宋曾慥《乐府雅词》录无名氏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之句,故名。《词律》卷一九、《词谱》卷三五列之。双调,一百零八字,有仄韵、平韵两类。仄韵体《词谱》列无名氏“断云漏日”一首,上片十一句四韵,下片十句五韵;平韵体《词谱》以宋姜夔“古城阴”一首为正格,上片十一句四韵,下片十句五韵。此体系姜夔客居长沙时所创,其词见《白石道人歌曲》。《词谱》又列别体二种。 ☚ 一剪梅 一落索 ☛ 一萼红送别 白蘋洲。有芦花似雪,人在木兰舟。祖帐方开,骊歌未阕,斜照半入江楼。话不了、缠绵意绪,早归鸿相唤落沙头。红蓼丹枫,青烟碧草,总为供愁。此去几时重见?怅秾华易谢,零雨难收。洛浦波空,渭城柳尽,欲饮还又回眸。恨只恨、无情海水,趁归风、辄向西流。毕竟难留,一宵长似三秋。 这是一首送别的词,时间是在清秋。所以全词以一派秋光作为衬色,写出“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的情感。一开头就点出,白蘋洲上已是芦荻飞花似雪秋瑟瑟的时候,人在江楼上设宴告别。这时饯别筵席刚刚开始,告别的歌词还未唱完,一道斜阳照进了江楼。古诗词常用“木兰舟”的美称作舟船的代号,任昉《述异记》:“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仍在洲中。”唐马戴《楚江怀古》诗“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李清照《一剪梅》词“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俱指此。“祖帐”就是饯行。古人在路旁临时设帷帐,举行送别酒宴。“骊歌”即告别之歌。《汉书·儒林传》王式曰“客歌骊驹”,主人歌“勿庸归”。“骊驹”就是客人要走时所唱的歌词。“阕”,指一曲终了,词一首也可称一阕。这样,我们对上片的前半部分就可以有所了解。中间接一句“话不了、缠绵意绪”,这是说在饯行宴会上,彼此情意绵绵,有说不了的话,叙不完的情,真是难舍难分。而时间却是不让人的,这时由北方飞回来的大雁相互召唤着落在汀洲沙头,蓼花枫叶都变红了,呈现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的气氛。而远处青烟袅袅,粘天碧草,所有这些都为离人增加了无限的愁绪。上片极力铺陈饯别筵席周围的景色和气氛,以衬出别情的深沉。 下片则写饯别宴会后即将告别的情景。在此一别几时才能重会呢?“怅秾华易谢,零雨难收”,是说夭桃秾李等美丽繁盛的花最容易凋谢,借喻人的风华正茂的年华最容易消失;徐徐落下的绵绵细雨最不容易停止,以喻凄凉困苦的时光不容易度过。引用了这些一般的自然规律来加深临别时的怅惘。接着又引了三句历史上常用的三个离愁别恨的故实,进一步深化离别的情思:“洛浦波空,渭城柳尽,欲饮还又回眸。”“洛浦波空”指《洛神赋》事。这篇赋是曹植所作。赋前有小序,大意说:他在黄初三年由京师(洛阳)回领地过洛水时,因古人说洛有水神名宓妃,有感于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此赋。这里说“波空”,是说洛水枯竭,洛神当然也就不存在了。“渭城柳尽”是指王维的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柳尽”是说送别的人多,柳枝都被折光了。“欲饮还又回眸”,当系用唐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句的意境。引用了这三个典,一层一层加深离绪之后,又回到现实中来。送别的人毕竟是要分手的,看来离人大概是要去西方,所以又反用了常见的现象——中国的水系一般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的;而离人却要向西去,只好乘着风帆逆流而上向西驶去,这也是自然的事情。但在离人和送别人的眼里,这却成为恨事,而把这种愁恨归究于无情的江水海水。这虽不太讲理,却是强化了文学的艺术深度。但无论如何,离人是留不住了,没有办法,分别之后只好过着“一日不见如三秋”的时光了(《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刘基词集中,长、中、短调兼备,特别是长调写得较多。他的长调对景物的铺叙,情意的抒发,都很精工典雅,深沉委婉,用典不露,浑为一体。如本词连用三个典故,都很衔接自然,喻意恰当,你说他是用典也好,说他并没有用典而是自造词句也未尝不可,因为并看不出镶嵌痕迹。又如本词中之“青烟碧草”句,很自然流畅,看不出是用典。但细细品味,在时间上却有点问题,因为其它写景的句子写的都是秋景,而“碧草”一般不能理解为秋景,那么是不是作者用错了字?刘基在用词遣字方面很细致,不至于发生这种谬误。看来这里还是用了典,也许是用江淹《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云云,突出一个“别”字,这样就完全顺理成章了。这些用典的方法,都有其特色。 一萼红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钦定词谱》:“一萼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始见于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 望海潮 过秦楼 ☛ 一萼红 一萼红姜夔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桔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梅花开在野兴横生处。那风景便是心境。楚水流,湘云低,兴尽悲来人也目极伤心。寒意与寂寞本是相通的。南去北来,冬去春来,梅柳时序又怎安慰得浪迹天涯客!家何在?登临者怕春深怕生命楚水湘云般流去。 ☚ 浣溪沙 扬州慢 ☛ 一萼红 一萼红周密 登蓬莱阁有感 步深幽,飞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此词借登临怀古,抒发其故国故乡之思,向被推为词人压卷之作。隆冬天气及所见之物无不映衬出词人抑郁沉重之感。下片直抒胸臆,又一顿再顿,“才欲说破,便自咽住”,构成了情思哀婉、沉郁顿挫的风格。 ☚ 拜星月慢 献仙音 ☛ 一萼红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钦定词谱》:“《一萼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芯’句,取以为名。”始见于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 望海潮 过秦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