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毛不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清代八仙传说。见清独逸窝退士编《笑笑录》卷五引《皆大欢喜》。相传钟、吕二仙饮于肆,常遇一人,雅相亲热,入坐共饮。钟疑为吕之友,吕疑为钟之友,其实皆非也,二仙具知之。一日复饮于肆,其人又来,益加熟悉。钟欲难之,因出一令曰:“口耳王,聖(圣)人饮酒亦何妨,壶中有酒盘无菜,”言至此,即向纯阳背上拔出利剑,自剜臂肉一块,置于席间曰:“借汝青锋割一方。”次至吕仙接令曰:“臣又贝,賢(贤)人饮酒亦何碍,壶中有酒盘无菜,”言至此,亦拔剑剜臂肉置席上,曰:“自把青锋割一块。”次及其人,其人苦思良久,因曰:“禾火心,愁人说与圣贤听,壶中有酒盘无菜,”言至此,向眉毛间拔数茎置之席,曰:“拔把眉毛当点心。”二仙不允,曰:“我辈俱是剜肉相待,足下何仅以眉毛了事?”其人曰:“小弟苟非二位大仙面上,一毛尚且不拔!”此则传说后世仍在各地广为流布。 ☚ 浴睡 害眼睛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异 爱财如命 贪吝钱财就像吝惜生命一般。形容非常吝啬、贪财。意义偏重于贪婪、吝啬。多形容人的性格。 例 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有人爱财如命,因而总是变着法儿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处心积虑地挖国家、集体的墙脚。(孟济元《抱璞集·爱的思索》) 亦作“爱钱如命”。 例 一九四二年我在成都重见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一个爱钱如命的可笑胖女人。(巴金《谈〈家〉》) 一毛不拔 毛:毫毛。一根毫毛也舍不得拔。夸张性成语,形容人十分吝啬、自私。多指人的行为。常作谓语、定语,还可作补语。 例 最后一个往外掏钱的是二秃子,哥儿们都说他是:瓷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这些东西全是一毛不拔的。(顾笑言《你在想什么》十三)李家世受国恩,应该做个榜样才是。皇上若是把他召进宫来,当面晓谕,他怎好一毛不拔?(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同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形容极其吝啬。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一毛不拔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战国时哲学家杨朱的“为我主义”。源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 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造福于天下,他都不肯去做。墨子主张兼爱,摩秃了头顶,走破了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他都去干。延至六朝,《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也有“一毛不拔,复合足取”的记载。然而,细考析典故,“一毛不拔”的原意并非完全是指分毫不让人的自私行为,正相反,是表扬节约的行为的。也以《孟子·尽心上》为证:“莫肯废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又如《北堂书钞》引《燕子丹》:“荆(轲)曰:‘有鄙志,尝谓心向意等,没身不顾,情有乖异,一毛不拔。’”《孟子》所引意思是说,有人爱惜粮食,很少有些微漏落浪费的;《北堂书钞》所引意思是说自身性格乖异,衣食简陋得连生命都顾不上。这个典故后来还为《(昭明)文选》所引用。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有:“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后来“一毛不拔”用以形容极端吝啬。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一毛不拔 挥金如土 见3页。 一掷千金 赌徒以千金作一注投掷。后用以形容挥霍无度。夸张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 例 仅仅这么几句话,那种奢侈豪华,觥筹交错,山珍海味,一掷千金的情景就描绘出来了。(秦牧《艺海拾贝·神速的剪影》)我喜欢和朋友们聚餐饮酒,每个星期都有请客,每次花费几十元或几百元。必要时,也干过一掷千金的事。(权延亦《我和妻子》) 亦作“一掷百万”。 例 到那赌场,刘毅一掷百万,是顷刻间可以破产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一毛不拔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形容极端自私吝啬。比喻性成语。语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常作谓语、定语。 例 我也不要儿女把钱都给我,也不是让咱一家人出外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那样,即使是万贯家财,又能怎样?(贾平凹《腊月·正月》九)对那些专想捞外快的人来说,我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徐孝鱼《凡人》四)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毛不拔 讥讽极端吝啬的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形容极其吝啬。《水浒传》第六二回: “董超骂道: ‘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 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战国时哲学家杨朱的“为我主义”。源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 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造福于天下,他都不肯去做。墨子主张兼爱,摩秃了头顶,走破了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他都去干。延至六朝,《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也有“一毛不拔,复合足取”的记载。然而,细考析典故,“一毛不拔”的原意并非完全是指分毫不让人的自私行为,正相反,是表扬节约的行为的。也以《孟子·尽心上》为证:“莫肯废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又如《北堂书钞》引《燕子丹》:“荆(轲)曰:‘有鄙志,尝谓心向意等,没身不顾,情有乖异,一毛不拔。’”《孟子》所引意思是说,有人爱惜粮食,很少有些微漏落浪费的;《北堂书钞》所引意思是说自身性格乖异,衣食简陋得连生命都顾不上。这个典故后来还为《(昭明)文选》所引用。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有:“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原意指为他人连拔下一根汗毛的事都不做。后用来形容极端自私吝啬。 一毛不拔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谓扬朱不肯牺牲个人丝毫利益为他人谋利。《燕丹子》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 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宋苏轼《东坡先生全集》五三《与陈季常书》之十二“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自注:“‘缺口镊子’者,取一毛不拔。”《水浒传》第六二回:“董超骂道:‘你这财主们,间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清袁枚《新齐谐·铁公鸡》:“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 瓷公鸡——一毛不拔本指陶瓷制成的公鸡无毛可拔;转形容人非常吝啬,一点儿钱财也舍不得拿出来。 冷水煺鸡——一毛不拔本指一根鸡毛也拔不掉;转讥人非常吝啬,什么财物也不肯拿出来。 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讥讽人非常吝啬。 铁公鸡——一毛不拔本指铁铸的公鸡身上没毛可拔;转以形容人非常吝啬,一点儿财物也舍不得拿出来。 上等牙刷——一毛不拔牙刷质量好,就不会脱毛。喻极为吝啬自私。 冷水烫鸡——一毛不拔喻非常吝啬。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用“一毛不拔”比喻极端吝啬自私。《水浒全传》六二回:“董超骂道:‘你这财主们,间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清·袁枚《新齐谐·铁公鸡》:“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也作“不拔一毛”。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瓷公鸡——一毛不拔见“铁公鸡——一毛不拔”。 冷水煺鸡——一毛不拔见“铁公鸡——一毛不拔”。 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见“铁公鸡——一毛不拔”。 铁公鸡——一毛不拔毛:双关,本指鸡毛,转指钱财。 一毛不拔(反)慷慨好施 慷慨解囊 瓷公鸡,玻璃猫一毛不拔 铁公鸡请客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一根毫毛都舍不得拔下来。形容人极端自私吝啬。鲁国思想家墨翟同魏国思想家杨朱针锋相对,墨子主张“兼爱”“爱无差等”,杨朱却主张“为我”,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从你身上拔下一根毫毛来救助世道,你愿意吗?”杨子不以为然地说:“天下本来就不是我一根毫毛能够救济得了的。”禽滑厘追问道:“如果能的话,你拔不拔?”杨朱听了居然没敢答应。(见《列子·杨朱》)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挥霍无度、挥金如土、解囊相助、慷慨解囊、食日万钱[日食万钱]、一掷千金[千金一掷、一掷百万]○爱财如命ài cái rú mìng爱惜钱财就像吝惜自己的性命一样,形容非常吝啬或贪财:吝啬鬼~|表面装得大手大脚,实际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的典型人物。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形容非常自私、吝啬,一点不肯资助别人:若朋友遇有急难,向他借钱,他是~的 |~的吝啬鬼 |他是铁公鸡,~|他是个~的人。 ●挥霍无度huī huò wú dù指乱用钱财,没有节制:花天酒地,~|酒池肉林,~| 匪徒们一旦抢到钱财便~。 ●挥金如土huī jīn rú tǔ形容极端挥霍浪费:~,视官爵如等闲 |~,毫不吝啬|~,把钱财不当回事|贪官污吏过着~的生活。 ●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拿出财物帮助别人:我们愿意~|你肯不肯~|他多次~,实在是豪爽大方。 ●慷慨解囊kāng kǎi jiě náng形容豪爽大方地资助别人:他一向能~|不知你肯~否 |他是乐于~的人。 ●食日万钱shí rì wàn qián形容饮食极其奢侈:~,挥霍无度| 巧取豪夺的巨富~| 官居一品,权压百僚,童仆千数,~。也说【日食万钱】。 ●一掷千金yī zhì qiān jīn原指赌徒下注数目极大,后多形容挥霍无度:~嫌不富,家徒四壁不知贫|任意铺张,~。也说【千金一掷】、【一掷百万】。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一根毛也不愿意拔下。形容极端吝啬。 ☚ 一口两匙 一文如命 ☛ 吝啬 吝啬吝(吝悭;吝简;俭吝;矜吝;鄙吝) 纤(纤啬;纤吝) 啬(啬刻;啬克;啬吝;啬细;遴啬;吝啬;俭啬;鄙啬;靳啬) 悭(悭吝;悭悋;悭吝;悭啬;悭涩) 抠(抠门) 吝(吝固;俭吝) 靳惜 遴爱 小气(小里小气) 搂搜 穷相寡拉 寡剌 寡辣 小手儿 另见:爱惜1 ︱慷慨 ☚ 吝惜 节省 ☛ 很少 很少半(~声不吭;~钱不值;一星半点) 星(星星;星点;一星点) 片(~言;~善;半~) 点(点滴;一点;小点;丁点;半点;一点点;一丢点;一点儿;点丁点;一丁点儿) 尺(~地;~土) 寸(~功;~利;一~) 米(粒米;粒米之数) 鲜(鲜少) 少少 需少 一发 一毛(~不拔;九牛~)一沙(漠海~) 一粟(沧海~) 一线(~希望) 可怜(少得~) 蝇头 鸿毛 ☚ 少 稀少 ☛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very stingy; very sparing in spending money;cheese-paring; close-fisted; miserly;money-grub bing; not give (/part with) a cent; parsimonious;refuse to contribute a single cent; tighter than the bark on a tree 一毛不拔yi mao bu ba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 (very stingy) 一毛不拔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very stingy;miserly;close-fisted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去。形容十分吝啬自私。very stingy, not to still a finger to help, be closefisted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解义】像一根毛那么小的东西,也不愿损失。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讥讽极端吝啬的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释义】形容极端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本指战国时期哲学家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极端吝啬自私。《儒林外史》二八回:“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 吝啬已极一毛不拔格式 比喻式。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一毛不拔huī jīn rú tǔ;yī zhì qiān jīn;yī máo bù bá挥金如土 见3页。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慷慨解囊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一根毫毛也不肯拔下来。形容非常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即使有利于人,连自己小小的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或自私。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下来。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形容为人极端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解义】 像一根毛那么小的东西,也不愿损失。 一毛不拔yi mao bu ba一根毫毛也不肯拔掉。形容极端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下来。形容极端自私、吝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一根毛也不肯拔。形容非常自私吝啬。 一毛不拔yīmáo-bùbá〔主谓〕 喻人极自私吝啬。《二刻拍案惊奇》卷24:“叵耐缪千户负欠了我的,反~。”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即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极端吝啬,极端自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