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字褒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字褒贬

 原称《春秋》笔法,褒贬每寓于一字之中。后用以形容记事、论人措辞恰如其分。“褒”,赞扬;“贬”,责备。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 上一篇:一字连城
  • 下一篇:一年一度
一字褒贬

字褒贬yīzìbāobiǎn

┃┃━┃ 形容用词严谨、精确,且有分寸。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唐·方干《酬孙发》诗:“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 文字禅   入木三分 ☛

一字褒贬

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不苟。唐方干《酬孙发》诗: “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 “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 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孔子修订《春秋》,用词简炼,笔法严谨,常以一个字寄褒贬之意。

一字褒贬

孔子修《春秋》,笔法严谨,常以一个字寓褒扬或贬斥之意。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踰华袞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故《春秋》 以一字为褒贬。”后因指评论人物褒贬用词严谨。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六《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及阁下遭谗妒在外十余年,又不得效薄伎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全唐诗》六五三方干《酬孙发》:“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字犹太多。”

一字褒贬

一字褒贬

用一个字就体现出褒扬或贬斥。形容论人记事措辞严格而有分寸。褒:赞扬。贬:贬斥。

☚ 一针见血   异口同声 ☛
措词

措词

用语(~不当) 设词 摅词 置词遣词 命词 选词 措辞 选言 讲法
写作的措词和意向:笔下
措词和神态:词貌
措词精密:藻密
言语或诗文的措词用意不同一般:吐属不凡
言语或诗文的措词自然而不拘束,不同一般:吐属大方
使用华丽的辞藻:裁红点翠
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一字褒贬 只词褒贬 只字褒贬
诗文用字不苟且:一字百炼 一字不苟
用词华丽,用典丰富:词华典赡
用词堆列:堆砌 雕砌 填砌 摛笔 摛毫
 堆积文辞:斗钉 斗饤 饾饤 饤饾
 在诗文中堆砌华丽辞藻:摛锦布绣 锦铺绣列 锦摛霞驳
 堆砌无用的词句:累瓦结绳
用语用韵险怪冷僻:险侧
措词严厉:严词
理由正当,措辞严肃: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辞严气正 辞来义正 辞严谊正 辞严意正 辞义严正 词严义正 词严理正 旨正词严
道理切实,措辞严肃:义切辞严
措辞的失当:语病
(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措词)

另见:使用 词语 词句

☚ 技法   叙述 ☛
一字褒贬

一字褒贬

于一字之中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儒家评《春秋》“微言大义”,常选择一些适当的文字暗寓褒贬(不限一字),故“一字褒贬”又称“春秋笔法”。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言记事论人用字辞关系重大,片言只字也须慎用。《左传》、《史记》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笔法。如《春秋》记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曾对此作了释解:“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说段(庄公之弟)不行孝悌之道,故不称弟;兄弟二人如二君之争,故称“克”;叫庄公“郑伯”,是讽刺他没有好好地管教其弟;说郑伯早有杀弟的想法,所以不明说段出奔共(春秋国名),这都是怪罪郑伯。言辞寓褒贬,是一种曲婉评论事或人的表现手法,可以使叙述客观,富有说服力,而且因是暗寓,读者反复吟味作者字斟句酌的用心方能心领神会,比直接参入断语更含蓄和合乎情理。

☚ 蟠蛇法   人彀之法 ☛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one word clearly ex pressing praise or consure—a strict,deliberate choice of words
❍ 他这人~,从不含糊其词。He has a strict sense of propriety in choosing words and never talks ambiguously.

一字褒贬yi zi bao bian

one word clearly expressing praise or censure—exact and precise wording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解义】褒:赞扬。贬:批评,给予不好的评价。只用一个字就体现了褒贬。本指《春秋》 笔法严谨,用一个字就表达了褒贬之意。形容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格而有分寸。
【用法】多用于文学作品。
【例句】他行文谨慎,虽~,也要再三斟酌。

一字褒贬yī zì bǎo biǎn

原称《春秋》笔法,褒贬每寓于一字之中。后用以形容记事、论人措辞恰如其分。“褒”,赞扬;“贬”,责备。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褒:赞扬。贬:贬低。用一个字就体现褒贬色彩。形容论人议事措辞严谨而有分寸。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一篇三:“荀卿的名学,完全是演绎法。他承着儒家‘春秋派’的正名主义,受了时势的影响,知道单靠史官的~,决不能做到‘正名’的目的。”
〔出处〕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一字褒贬yīzì-bāobiǎn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一字褒贬”本指孔子修《春秋》的笔法,常于一字之中含蓄地透露出对人对事的好坏评判。后以形容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格而有分寸。也指用简单的话对人对事作出评判。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一个字的褒扬和贬斥。
❶ 原指孔子著《春秋》笔法严谨,一字之中寄寓褒贬之意。
❷ 后泛指论人议事措辞严谨而有分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解义】 褒:赞扬。贬:批评,给予不好的评价。只用一个字就体现了褒贬。本指《春秋》笔法严谨,用一个字就表达了褒贬之意。形容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格而有分寸。
【用法】 多用于文学作品。
【例句】 他行文谨慎,虽~,也要再三斟酌。

1B4B【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原指用一个字就能体现出褒扬或贬斥之意。后形容论人记事措辞严谨而有分寸。褒:赞扬。贬:贬斥。

一字褒贬yīzì-bāobiǎn

〔主谓〕 孔子作春秋,用字有褒有贬,扬善惩恶,影响后世极大,故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一字之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后泛指议论人和事,用词严谨、有分寸。唐·方干《酬孙发》:“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 多用于作文、说话方面。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春秋》虽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褒:赞扬。贬:贬低。形容用字措词非常严格而有分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