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字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字师

一字师

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据《五代史补》卷三《齐己》载,五代齐己《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又宋杨万里一次与人谈及晋干宝,误作“于宝”,一吏为之纠正,并取韵书给杨查看。杨万里十分高兴地说:“汝乃吾一字之师。”事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三。又宋曾吉父称韩子苍,张詠称萧楚才为一字师。事见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戴埴《鼠璞》。清赵执信《王西涧招饮见余风鸢之什,病其一字,喜而易之,即席呈谢》诗:“谁解攻我短,平生君尚存。便应师一字,何减和千言。”

☚ 悔读南华   诗囊 ☛

一字师

“一字师”之说最早见于北宋·陶岳《五代史补》。此书载: 唐朝诗僧齐己,喜爱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送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生动,齐己去请教朋友郑谷。郑谷看了,深刻地指出:“题为《早梅》,应突出一个‘早’字。‘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虚心接受了郑谷的意见,于是,流传下来的《早梅》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样的画龙点睛之句。当时人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又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三载: 杨万里谈及晋干宝,误作“于宝”,有吏在旁,说:“乃‘干宝’,非‘于’也。”因检韵书为证。万里大喜,说:“汝乃吾一字之师。”后以“一字师”或“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为东汉高贤严光的祠堂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此文的结尾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成后他征求李泰伯的意见,李认为: 既然前两句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那么最好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承接,这样能避免局促,而使“云山”“江水”与“风”相配合呼应,文笔也更谐调。范仲淹听后,“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也有两个“一字师”: 一个是大学教师罗元贞,另一个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七律·长征》中间四句原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罗元贞发现“细浪”和“浪拍”两个字重复出现,于1951年1月写信建议作者把“浪拍”改为“水拍”。毛主席虚心接受(还有“悬崖”,作者后来改作“云崖”)。《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原为“原驰腊象”。一次臧克家向作者询问这里的“腊”字该作何解?毛主席反问:“你看应该怎样?”臧提议:“如果作‘蜡’字比较好讲,‘蜡象’正可与上面的‘银蛇’映对。”毛主席点头赞成。


《一字师》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一字师》

大居守李相读《春秋》,误读叔孙婼为婼。日读一卷,有小吏侍侧,常有不怿之色。公怪问曰:“尔常读此书耶?”曰:“然。”“胡为闻我读至此而数色沮耶?”吏再拜言曰:“缘某师授,误读文字,今闻相公呼婼为婼,方悟耳。”公曰:“不然。吾未之师也,自检释文而读,必误在我,非在尔也。”因以释文示之。小吏因委曲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为“一字师”。

(《唐摭言》)

注释①《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春秋》整理而成。②误读叔孙婼为婼——前一个“婼”读音lue,后一个“婼”误读为gui。③不怿——不高兴。怿,快乐。④色沮——脸色沮丧。沮,沮丧,不愉快。⑤委曲——委婉、含蓄。⑥北面之礼——古代敬师之礼,师坐北面南,徒面北而拜。

赏析中国古代文坛上流传着许多“一字师”的佳话。如郑谷改齐己诗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为“一”而博得“诗改一字,界判人天”的美誉。杨万里误念“干宝”为“于宝”,被门下一吏当场指出,杨万里高兴地称吏为“吾一字之师”。本文所记也是这样一则“一字师”的逸事,从题材来看似无甚新意,但从故事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来讲,本篇当属此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写一位小吏给大居守李相指出了一个念错的字,但这样一件小事在作者笔下却被写得一波三折,颇富情趣。故事的第一折写小吏听到李相误读后表现“不怿之色”,为故事开端。在第二折里,李相追问,小吏以自责相告,事情发生逆转,善良的读者不免会为李相因顾全面子,可能失去一次纠正错误的机会而担心。接下来事情再一次出现转折,李相坦诚求教,小吏“委曲言之”,真诚终于获得了胜利,读者为之释然。故事的尾声是李相拜师行礼。

在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描述中,李相与小吏这一对性格独特鲜明的形象已凸现在了读者面前。李相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好学者,作者着意表现的是他那种谦逊坦诚、不耻下问的精神。当他看到小吏不怿之色后,马上感到自己所读可能有问题,便立刻问其所以。小吏为了上司的面子,没直接指出其错误,而是说错误在自己。这样李相便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要么顾全面子,坚持错误:要么丢掉面子,纠正错误。如果是一个注重虚荣的人,他肯定会选择前者;而李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非常坦率地承认自己未曾从师的事实,并亲自“以释文示之”,当他得到指教后,又马上“命小吏受北面之礼”。这里,作者写了李相“问”、“曰”、“示”、“命”这样一系列的动作行为,从而十分生动地写出了一个性格坦诚、谦和与好学的君子形象。

小吏的形象,作者着墨不多,却写得很出色,特别是他那复杂婉曲的心理活动可谓描摹得惟妙惟肖。从他那“不怿之色”中,可见他已觉察出上司的错误,并且很不以为然,但鉴于双方的身份,他又不便说出,可这一切全都无意显示在了他的脸色上。当李相追问时,他是顾虑重重的,既怕太守难堪,大概又怕自己处境不利,可他又不能不说,于是便非常巧妙地以自责的方式道出原委。这样,一方面使太守明白了话中之意,又不至丢面子;同时也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可进可退之路。即使在太守坦率地认错后,他仍不是直言相告,而是“委曲言之”。可见,这位不知名的小吏是一位十分聪明、谨慎、办事稳妥的人。

这段“一字师”的故事,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显然有它的进步意义,它所表彰的这种求实态度和不耻下问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也是很有教益的。此外,文章于平凡小事中深入挖掘、精心构思、注重人物内心刻画的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字师

一字师

典出浦铣《复小斋赋话》:“今人但知诗有一字师,不知赋亦有一字师。《萤雪丛说》载:‘吴经叔鄂在湖南漕试,次名陈尹,赋《文帝前席贾生》,破题云:“文帝好问,贾生力陈,忘其势之前席,重所言之过人。”经叔改“势”作“分”,陈大钦服。’又《梦溪笔谈》:‘刘煇《尧舜性仁赋》,有“内积安行之德,盖禀于天”,欧阳公以为“积”近于“学”,改作“蕴”,人莫不以公为知言。’皆一字师也。”

☚ 【一至三画】   一匹锦 ☛

一字师

泛指改正他人作品中一个字或一个错误之人。明张岱《与周伯戬书》: “张乖崖以萧楚材为一字之师。弟受兄千字万字之赐,则弟当百世师之。”
●宋陶岳《五代史补·齐己》卷三: 齐己《早梅》诗: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郑谷改“数枝” 为 “一枝” ,时人称郑谷为 “一字师”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载: 杨万里将晋人 “干宝”误作 “于宝” ,有吏在旁指出,“乃 ‘干宝’ 非” ‘于’ 也。”杨曰: “汝乃吾一字之师。” 相传唐末郑谷将诗僧齐已《早梅》诗中的 “数枝” 改为 “一枝” ,被人称为一字之师。南宋的杨万里也曾称改正自己一个错字的人为 “一字师” 。

一字师yīzìshī

“一字师”之说最早见于北宋·陶岳《五代史补》。此书载: 唐朝诗僧齐己,喜爱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送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生动,齐己去请教朋友郑谷。郑谷看了,深刻地指出:“题为《早梅》,应突出一个‘早’字。‘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虚心接受了郑谷的意见,于是,流传下来的《早梅》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样的画龙点睛之句。当时人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又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三载: 杨万里谈及晋干宝,误作“于宝”,有吏在旁,说:“乃‘干宝’,非‘于’也。”因检韵书为证。万里大喜,说:“汝乃吾一字之师。”后以“一字师”或“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为东汉高贤严光的祠堂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此文的结尾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成后他征求李泰伯的意见,李认为: 既然前两句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那么最好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承接,这样能避免局促,而使“云山”“江水”与“风”相配合呼应,文笔也更谐调。范仲淹听后,“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也有两个“一字师”: 一个是大学教师罗元贞,另一个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七律·长征》中间四句原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罗元贞发现“细浪”和“浪拍”两个字重复出现,于1951年1月写信建议作者把“浪拍”改为“水拍”。毛主席虚心接受(还有“悬崖”,作者后来改作“云崖”)。《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原为“原驰腊象”。一次臧克家向作者询问这里的“腊”字该作何解?毛主席反问:“你看应该怎样?”臧提议:“如果作‘蜡’字比较好讲,‘蜡象’正可与上面的‘银蛇’映对。”毛主席点头赞成。

一字师

帮别人改动诗文中的一个字而使之大为生色,便被称为 “一字师”。
此事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齐己的故事。齐己写的 《早梅》诗中有这样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在自我欣赏、吟咏一番之后,他便把诗作送给一位叫郑谷的人看。郑谷看后,评论道: 既然写的是 “早梅”,但已开了 “数枝”,怎么还能算是 “早”呢? 于是,郑谷将 “数”字改为 “一”字,诗句便成了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听了郑谷的评论,看了改过的诗句后,不觉大为叹服,马上拜郑谷为师。因为郑谷只改了一个字,所以郑谷便被称为 “一字师”。事见宋·魏庆之 《诗人玉屑·一字师》。
老一辈著名的艺术家张瑞芳,抗战时期在重庆饰演 《屈原》里的婵娟,将 “宋玉,你是无耻的小人”这句台词里的判断词 “是”改为复指代词 “这”,觉得说起来有力多了,《屈原》的剧作者郭沫若认为改得好,并称张瑞芳为自己的 “一字师”,这在文艺界很久都被传为佳话。

一字师

为他人纠正一字读音,或推敲诗中一二字,被称为“一字师”。
❶ 唐“大居守李相”读《春秋》, 误读叔孙婼之“婼”“敕略切”为“敕晷切”,有小吏侍侧,言之,李相大惭,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为‘一字师’。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切磋》。按“大居守李相”即李德裕,德裕宣宗时罢相,出为东都留守 (大居守),精《左氏春秋》,其误读因“略”、“晷”字形相近而致。
❷ 唐李频《过四皓庙》诗有“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之句,方干以为“作”字太粗而难换,“为”字不当,请改作“称”字,频遂拜为一字之师。见陈京《葆化录》。
❸ 五代齐己 《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时人以谷为一字师。见宋陶岳《五代史补·齐己》。
❹ 五代张迥《寄远诗》有“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之句,齐己改“白也”为“黑在”,迥遂拜为一字师。见宋阮阅《诗话总龟·评论门二》引《郡阁野谈》。
❺ 宋曾几《送汪内相赴临川》诗有“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句,韩驹改“中”为“深”,改“里”为“冷”,几遂以驹为一字师。见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三。
❻ 宋杨万里与同舍谈及于宝,一吏进曰:“乃干宝,非于也。”取韵书为证。万里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十三。
❼ 元萨都剌送濬天渊入朝诗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脍灸人口,惟山东有一叟鄙之,曰:“措词固善,但‘闻’字与‘听’字一合耳。”问当以何字易之,叟曰:“看天竺雨。”问其出处,叟曰:“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遂拜为一字师。见明黄溥《闲中今古录》一。
❽ 清乾隆中有某方伯莅浙,见文牍中有“鳖子亹”之字, 投牍于地曰:“此明明是亹字,何得误读为‘门’耶!”一吏从容援《大雅· 凫鹥》曰:“旧注:亹, 音门, 谓水流峡中, 两峰如门也。”某方伯抚然曰:“子即吾一字师也”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鳖子亹》。

一字师

泛指作诗属文善于炼字炼句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工于炼字而成为“一字师”的佳话甚多,如唐诗僧齐己《早梅》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宋·陈世崇《随隐漫录》有:“白玉堂中曾早诏,水晶宫里近题诗。”韩子苍改为“白玉堂深曾早诏,水晶宫冷近题诗。”清《双竹居杂话》云:“沈文肃公葆桢……早年有《咏新月诗》: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足。’”后林文忠将“何必”改为“何况”,“仅此一字,便有霄壤之别”。如此等等,都称为“一字师”。

一字师yí zì shī

唐代诗僧齐已《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为“一”,时人称为“一字师”。(见《五代史补》卷三)后用“一字师”称为人改正一个字的人:真可谓~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十七—十八·394)

一字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通常指帮助自己改正诗文中的一个字,使诗文更贴切、传神的人。五代时,长沙有一位名叫齐己的僧人很会作诗。有一次,他带着自己做的诗,来到袁州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郑谷请教。其中有一首《早梅》诗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微微一笑说:“用‘数枝’不能突现梅花开放之早,改为‘一枝’韵味就更足了。”齐己听后急忙跪倒磕头,深深佩服郑谷的高明。从此,读书人都把郑谷称为齐己的一字师。(见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

一字师

一字师

唐末至五代年间,衡山著名诗僧齐己,人称“未出家时宰相器”,在当时享有盛名。他脖项上长了一个瘿瘤,人们说那是他的诗囊。然而他十分虚心。一次他去袁州看望郑谷,二人结为诗友。齐作《早梅》诗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曰: “数枝非早,一枝佳矣。”齐己觉得“一枝”确比 “数枝”好,便拜郑谷为 “一字师”。

☚ 古代人物掌故   一联识骏 ☛

一字师yi zi shi

one’s single-correction teacher

一字师yi zi shi

one’s singlecorrection teacher

一字师yīzìshī

〔偏正〕 帮人纠正一字之误读或妙改诗文中一二字的人,即可为师。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一字师》:“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
△ 褒义。用于拜师用语。
也作“一字之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