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文断字;一字不识 识文断字 认识文字,有文化。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老舍《女店员》第四场)你在闯王老营读书,识文断字。请你看看这篇稿子如何?(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八章) 一字不识 一个字也不认识。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 例 原来那字迹与他来书无异,一字不识,传与众官看了,无不骇然。(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二回)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一字不识。(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 上一篇:十冬腊月;五黄六月
- 下一篇:史不绝书;史无前例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一字不识扁担倒下来,形似“一”字。指一个字也不认识,没有文化。 无识 无识不识不知 无知无识 不识字:文盲 明盲 睁眼瞎 黑肚子 无丁字 不识一丁 未识一丁 莫识一丁 靡识一丁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不识之无 纥字不识 不识字,没读过书: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一个字也不认得:目不识丁 目不辨丁眼不识丁 粗鄙无文化:横僿不文 无意识,无知无识:冥顽 不文明:陋(~习;~俗) 野蛮 没有开化:野蛮(没有知识:无识)
另见:知识 愚昧 区分 不识 浅陋 ☚ 无知 愚昧无知 ☛
不认识 不认识不识 对所书写的字不认识:一字不识 未识一丁 莫识一丁 靡识一丁 不识一丁 一丁不识 素来就不相识:素不相识 素未相识 从来不相识、不了解:素昧平生 素未平生 素昧生平
另见:不明白 不清楚 不懂 不知 ︱认识 ☚ 不认识 不了解 ☛ 一字不识yī zì bù shí一个字也不认识。指文盲。can’t read or write, not know from A to B, completely illiterate 识文断字;一字不识shí wén duàn zì;yī zì bù shí识文断字 认识文字,有文化。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老舍《女店员》第四场)你在闯王老营读书,识文断字。请你看看这篇稿子如何?(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八章) 一字不识 一个字也不认识。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 例 原来那字迹与他来书无异,一字不识,传与众官看了,无不骇然。(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二回)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一字不识。(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一字不识yī zì bù shí一个字都不认识。意指文盲。 一字不识yīzì-bùshí〔主谓〕 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孽海花》14回:“后来看看那书,装璜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 △ 贬义。多用于形容字之潦草或生僻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