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丸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丸泥yī wán ní形容关隘地势险要,可以据险固守;也泛指守卫疆土。《东观汉记》:“隗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引自《艺文类聚》卷二五)皮日休《题潼关兰若》: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系越有长缨,封关只一丸。 一丸泥 一丸泥《艺文类聚》卷二五引《东观汉记》:“隗嚣将王元说嚣曰: ‘昔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谓之太平,一旦坏败。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计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以此典形容关山险峻,可据险固守;也泛指守卫疆土。南朝梁·戴暠《从军行》:“当令函谷上,唯用一丸泥。”南朝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南朝梁·刘孝威《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请谢函关吏,行当封一丸。”雨朝陈·张正见《从军行》:“燕然自可勒,函谷讵须泥。” ☚ 一剪成珪 一苇 ☛ 一丸泥《艺文类聚》卷二十五引《东观汉记》:东汉初,隗嚣割据天水一带,部将王元谓:“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以此形容关河险要,也指守卫疆土或咏函谷关。皮日修《题潼关兰若》:“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一丸泥 一丸泥yīwánní┃━━ 关隘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语见《东观汉记·隗嚣》:“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唐·张说《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诗:“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另见1096页“一丸泥”条。 ☚ 川岑 一夫当关 ☛ 一丸泥 一丸泥yīwánní┃━━ 一颗泥丸。《后汉书》:“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指地势险要,亦喻渺小。梁·戴暠《从军》诗:“当今函谷上,唯见一丸泥。”清·林则徐《出嘉峪关》诗:“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另见70页“一丸泥”条。 ☚ 一寸金 无价 ☛ 一丸泥比喻据守险关的弱小力量。唐李贺《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 一丸泥谓用一团泥封住关塞,就可阻敌。形容地势险要。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元(王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晋书·四夷·吐谷浑传》:“以一丸泥封东关,封燕、赵之路,迎天子于西京,以尽遐藩之节。”《全唐诗》八九张说《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亦省作“一丸”。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七六《西帅》:“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明夏完淳《夏节愍全集》一 《大哀赋》:“封函谷之一丸,拥雍州之九郡。” 一丸泥yī wán ní一颗泥丸。《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谓函谷关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后用“一丸泥”比喻以极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晋书·四夷传·吐谷浑》:“以一丸泥封东关、封燕赵之路,迎天子于西京,以尽遐藩之节。”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平戎三尺剑,封缄一丸泥。”也单作“一丸”。宋·王安石《西帅》:“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明·夏完淳《大哀赋》:“封函谷之一丸,据雍州之九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