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电力建设概况
山东是全国办电较早的省份之一。1898年德国人朴尔斯曼在今青岛市河南路山西路口,装设2台50马力移动式燃油引擎发电机组,发电能力为75千瓦,供德国军事设施和机关用电,这是山东电力之肇始。1905年,山东沂水县人刘恩柱和莒县人庄式如出纹银7 000两,购置德国西门子洋行2台42千瓦蒸汽发电机组,在济南院后街(现曲水亭街25号),创办济南电灯房,供官府和院前、院后、西门一带商户照明用电,这是山东第一个民族资本电力企业,也是济南最早的电厂。到1945年8月,山东计有500千瓦及以上电厂21个,51台机组,总容量为139 950千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了山东电业。由于山东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重点战区,华丰、楼德、枣庄、烟台等电厂均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为130 793千瓦,全年发电20922.6万千瓦时。其中500千瓦以上电厂13个,装机容量为109 545千瓦,全年发电20599.1万千瓦时。
随着山东全境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各地电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电业工人以修复原有机组,变死机为活机,使之能达到或接近铭牌出力,挖掘发电潜力为主要目标,发扬了当家做主精神,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到1952年底,全省发电设备绝大部分恢复运行。1953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山东省电力工业进入有计划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1953—1965年,即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期间, 山东省完成电力投资38 965万元, 新增发电能力50.47万千瓦, 最大单机容量为5万千瓦, 总装机容量58万千瓦;1966—1980年, 即第三、四、五个五年计划期间, 山东省完成电力投资16.6亿元, 新增发电能力278万千瓦, 新建电厂以10万、12.5万、20万千瓦为主, 装机总容量达到了327万千瓦;1981—1990年, 第六、七个五年计划是山东电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完成电力投资75.4亿元, 新增发电能力502万千瓦, 电力建设进入了大容量、高参数、超高压的新阶段, 以30万千瓦高参数机组和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电网在山东省已初步形成。到1990年底, 全省500千瓦以上电厂总装机容量已达813.5万千瓦, 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年发电量445亿千瓦时, 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全省电网拥有220和550千伏输电线路5 113公里, 110和35千伏输电线路2.47万公里,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31.6万公里, 全省每个市地都有了220千伏变电站, 99%的县有了110千伏变电站。电网已成为以500和220千伏线路为骨架、110和35千伏输电线路覆盖全省的、仅次于五个跨省电网的全国第六大电网。
山东电力工业的主要特点:
❶山东电网是水电部直属的独立省网, 山东省电力工业局既是水电部的直属企业; 又是山东省政府管电的职能部门;
❷火电为主, 充分发挥了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和铁路运输山西动力用煤的方便条件;
❸西电东送, 电力负荷中心主要在胶济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 而主要电源点却在西南部, 从而造成了长距离的西电东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