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渡区
官渡区地处昆明近郊,位于城市中心区东部,属省会昆明市所辖五区之一,西南濒临素有“高原明珠”美誉的滇池,东、南、北三面环绕昆明城区,是昆明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名胜古迹众多,海埂、民族村、金殿、黑龙潭驰名中外。区内驻有中央、省、市属企业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1000余个,铁路、公路纵横交错,邮电、通讯发达。全国六大口岸机场之一的昆明国际机场、中国昆明国际贸易中心以及’99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都坐落境内。
官渡区以古镇——官渡得名,历史上曾置过“谷昌县、誉宁县、官渡县、昆明县”。1953年撤县设区并入昆明市,属市之五、六区治地。1956年成立官渡区。1999年末,全区幅员面积1 025平方千米,辖9镇8乡,120个农村办事处,591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7万人,占总人口的43.6%,少数民族人口5.23万人,占总人口的9.2%。全区有耕地1.17万公顷,地势为高原坝子、丘陵和高山构成,坝区占总面积的22%,半山区占17%,山地占61%。由于地处亚热带,属低温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带,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遇雨成冬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4.67℃。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盛产水稻、蔬菜、花卉、干鲜果、水产品和畜禽等。
官渡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着服务城市这个功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官渡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乡镇企业为支柱,多种经营为重点,搞活流通为突破口,以第三产业为龙头,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管理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199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60.98亿元;农业总产值4.27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85亿元;粮食总产量10.33万吨;烤烟产量4 118吨;农产品商品率达82%;农民人均纯收入3 545元;年末农村储蓄存款余额39.78亿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1.47平方米;程控电话已联网并实现传输数字化,装机容量达4.46万门;120个办事处全部通电话、通公路。全区17个乡镇和120个办事处都先后跨入昆明市农村奔小康先进行列;全区12个乡镇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联盟镇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之列,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官渡区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20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