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土地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

1949年11月至1950年初,四川全境相继获得解放。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建立了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区党委和西康省委、重庆市委。在减租退押、清匪反霸之后,全省于1951年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这是无产阶级领导劳动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四川,封建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据土地改革前统计,在全省1 183万户农村户数、5 487.8万农村人口中,有65.59万户、192.31万名雇农和589.37万户、2 596.78万名贫农,虽然户数占55.36%、人数占50.82%,却只拥有耕地89.7万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3.57%;而55.88万户、326万名地主,虽然户数仅占4.73%、人数仅占5.94%,却拥有耕地317.2万公顷,占了耕地总面积的48.00%,人均近1公顷,相当于雇农的72.9倍、贫农的29.18倍。28.48万户、168.19万名富农中,虽然户数仅占2.41%、人数仅占3.06%,却拥有耕地46.4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04%,人均0.28公顷,相当于雇农的20.75倍、贫农的8.3倍。地主和富农拥有农村55.42%的耕地。
土地改革遵循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基本准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土地改革中,共没收地主阶级的耕地317.2万公顷,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48.00%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工商业家在农村的土地,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的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200%的那部分土地(有特殊困难者可酌情照顾),某些特殊地区富农出租的一部分或全部土地,大量出租土地的半地主式富农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那部分出租土地,共47.2万公顷,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7.14%。以上共没收征收耕地364.42万公顷,占农村耕地的54.14%,连同没收地主阶级的部分生活、生产资料,分给了无地少地的农户。土地改革中,全省有190.01万名雇农(占总人数3.46%)、2 333.32万名贫农(占42.52%)、306.75名中农(占5.59%)、637.87万名佃中农(占11.62%)、26.95万名佃富农、108.28万名其他成分(占1.97%),共3 603.09万名农民,占总人数的65.65%,分得耕地320.2万公顷。同时,贫困农户还分得8 800多万件农具,25万头耕牛,1 200多万间房屋和1.5亿多公斤粮食。各地对完成土地改革的任务,都规定了验收标准。如川北区党委的机关报——《川北日报》,在1951年5月23日的社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完成土地改革的4项标准:坚决而正确地贯彻政策法令;充分发动群众;彻底打倒地主阶级;公平合理分配果实,有利生产,没有浪费。
通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实现了多年梦想的“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1年,全省粮食产量达153.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0%。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二、互助合作 ☛

一、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

土地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1950年前后,甘肃省人民政权虽已建立,但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土地改革,甘肃的土地依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所有制。占甘肃总人口不到5%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省土地的40%左右,而广大农民,尤其是贫雇农处于无地少地,受剥削、受压迫,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困境。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有组织、有领导的在全省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当时首要的工作任务。

☚ 第一节 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   (一) 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 ☛
000198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