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邮电通讯建设历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邮电通讯建设历程

一、农村邮电通讯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辽宁邮电局 (所)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城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以磁石式人工交换机为主的农村电话网,并逐步在每个农村乡镇都设置邮电局所。1949年,辽宁地区农村邮电局 (所)已增加到400处,电话局60处,磁石式人工交换机总容量为2 625门,电话机共1 260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由县 (市)政府投资,大力进行农村电话建设。到1957年,全省农村发展电话交换点335处,交换机总容量14 301门,电话机总数5 960部,农村邮电局所达到630处,办理电报业务的邮电局所达436处,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的邮电局所达503处。全省农村邮电局 (所)的质量和通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1958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农村邮电机构下放给公社管理。到1960年,全省邮电局所总数达1 701处,邮电业务量比1957年增长77.9%。其中农村邮电局所为1 34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增长50.3%; 农村电话交换点增至1 430处,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3 628门,电话机总数为26 709部,实现了公社装总机,大队通电话。农村邮电局几乎全部办理电信业务。1961年,按照国民经济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撤销了农村社办局 (所),改为自办局所或代办所; 整顿农村电话网,撤并部分农话交换点; 调整农村电话网管理体制: 处在中心位置的电话交换点转为省地方国营,一般公社电话交换点下放给人民公社经营,转为集体所有。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全省农村电话建设随之停顿。“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农村电话获得了新的发展,而且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农话交换机开始走向自动化,纵横制、步进制交换机逐步取代磁石式人工交换机。“五五” 期间,全省共增交换机24 521门,年均增容4 904门,发展速度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3.5倍。五年间全省共增设农话交换点112处,年均22.4处。自办邮电局所取代农村代办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民对通信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为了加快农村通信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电话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条条与块块之间的关系。1986-1990年,在全省邮电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通信加快了发展步伐。在此期间,全省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9.8万门,年平均增长率为6.9%; 全省15个开放县具备了通达全国和182个国家、地区的直拨长途电话能力; 有4个县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 有9%的乡镇安装了自动交换机; 有88.6%的村通了电话,农村通信面貌一新。
“八五”期间是全省邮电通信腾飞的时期,也是农村通信加速发展的时期。为加快全省农村通信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革了农村电讯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对农村电话实行行业管理,逐级承包,分级负责。各级政府把农村电话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与其他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实行承包责任制。这样农村电话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到1992年底,全省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0.8万门; 农村电话普及率为0.45%; 实现长途直拨的乡镇达640个。1993年1月,地处辽西的建平县后山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电话用户比重达到50%以上的“电话村”,省邮电管理局在建平召开辽宁省建设电话村现场会,接着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电话村的热潮。随着全省城乡一体化传输的逐步实现,全省光缆延伸到乡镇,邮电部门还利用光缆富余的传输能力,与广电部门合作,发展了有线电视。1994年初,全省第26次邮电工作会议提出,全省邮电要以“百万号线” 工程 (即两年放号100万)为龙头,以“一户一线” 和 “城乡一体化传输” 为两翼,加速全省通信网程控化、数字化建设,通过两年建设,使全省乡以上传输全部实现光缆化。1994年9月,法库县6 000门,康平县5 000门程控电话割接开通,并入沈阳市本地网,全省44个县和省辖市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跃。1994年底,全省农村电话交换机达到42.6万门; 农话普及率达到1.09部/百人;70%的乡镇电话实现自动化,在全省41.8万门农话交换机中,自动交换机达到34.1万门,占总容量的81.5%; 70%乡镇电话进入长途自动网,实现国内国际直拨。到1995年底,全省包括农村电话全部升七位,组建了14个本地网,实现了城乡传输一体化,建成电话村600多个,一批村镇、岛屿成为电话镇、电话岛。还建成有线电视乡43个。全省所有乡镇 (除海岛外)全部实现传输光缆化、电话程控化,1 215个乡镇有1 190个进入了长话自动网,可直拨国际及港澳。全省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8.1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67.8万门,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53部/百人。44个县开通了移动电话 (模拟A、B网和GSM网)、无线寻呼,数据网通达至44个县。邮政建设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邮电局 (所)总数达到1 441处,邮路总长度达到96 748公里。有42个县开通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作业条件、邮电局所面貌明显改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见表2-10-1。


表2-10-1 全省农村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

年度邮电
局所
(处)
设局所乡
镇比重
(%)
通邮比重(%)通电话乡
镇比重
(%)
交换机自
动化比重
(%)
邮路及投递
总长度
(公里)
电话交换机
总容量
(门)
自动交换机
数量
(门)
乡镇行政村
1949
1952
460
500
      2625
3905
 
1957630     6972414301 
1960
1965
1304
818
97.8
68.7
100
100
100
99.3
99.8
98.9
 99802
92150
53628
67763
 
197099998.510075.099.6  73269 
1975120690.010099.8100 1287628199530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168
1294
1297
1226
1441
1563
1571
89.4
94.3
93.2
90.6
92.6
94.6
95.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8
1.8
4.3
29.5
99.6
99.9
100
122326
122890
126088
117328
113080
(96580)
(96822)
97684
106516
122905
160399
680 960
981770
1360904
800
1910
5310
47289
678200
980620
1360904

注:1.1995年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乡镇比重为9.6%;装有程控交换机的乡镇比重为97.9%;进入长途电话自动网的乡镇比重为97.0%。
2.由于统计口径变化,1996、1997年邮路统计未分农村、城市,邮路及农村投递总长度项,括号内数字为农村投递长度,未含农村邮路。
☚ 第十节 农村邮电通讯   二、邮电通讯建设的分析与评价 ☛
000060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