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经济效益历史估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农业在经济落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条件下,经过40多年的曲折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一系列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加上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 农业生产得到较高速度的发展。到1992年底,全省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123.8亿元, 比1949年增长5.1倍;粮食总产量达696.96万吨, 比1949年增加2.3倍; 油料、甜菜总产量达36.48万吨和94.22万吨, 分别比1949年增加6.2倍和373倍;大牲畜、猪、羊存栏为590.69万头、626.96万头和1 012.18万只, 分别比1949年增加1.4倍、6.4倍和1.4倍;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有升有降。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及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及升降趋势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通过对历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分析,可对甘肃历年农业经济效益作一基本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