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业区划的发展历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业区划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区划的发展历程

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国家“六五”期间科技发展规划108项中的第一项任务,是指导和规划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从1979年开始,根据全国的部署,结合四川的实际,采取由粗到细、粗细结合、逐步深入的指导思想,贯彻为农业调整、农业规划、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要求,又适时地将农业区划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区域规划、区域开发方面来,更好地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宏观决策科学化服务,使这项基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近13年的持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收到了显著成效。全省参加此项工作的领导、科技骨干和专业队伍共3万人,先后提交了省、地、县三级综合区划、部门区划和技术改造区划,形成了一批专题调查、战略研究和综合规划报告,共约2亿多字,图件1万余幅,还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这样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在四川农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摸清资源家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传播科技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改进领导作风,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可以说,这是全省农业上的一次资源大普查,经验大总结,科学大普及,作风大改进。
整个农业区划过程,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❶1979—1981年的3年时间,主要是搞粗线条的区划。就是在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现状,进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资源,逐步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初步论证不同区域的发展途径和关键措施。这种粗线条的规划,在当时对重点解决农业上的“瞎指挥”、“一刀切”的问题,对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❷1982—1985年,重点是查清资源,摸清家底,找准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搞好细线条的区划,为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布局,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❸1986年以后的6年时间,在继续抓好资源调查的同时,重点转入区域开发的前期工作。围绕这一重点,开展了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和“四低”、“四荒”资源调查,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发规划,评价和论证了一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建立了一批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点),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登上新的台阶提供建议。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深入,正在显示越来越大的作用。这3个阶段,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体现了农业区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农业区划工作,不断适应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

☚ 第九节 农业区划及其利用   二、农业区划的主要工作 ☛
000046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