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㮟𣗁k‘a55pie55ka55bie55刁难。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义虎祠》: “此时家中紧逼,债主登门, 东拉西扯, 不能支消, 只得将地方出卖, 又被买主㮟𣗁。”又《过人疯》: “你二老走人户也不想下, 丢女儿在屋里受尽㮟𣗁。”后例为韵文, “哑”、 “麻”、 “下”、 “𣗁”相押, “𣗁” 当音[k‘a55],否则出韵。但“㮟”本音 [k‘a55],则“𣗁”当音 [pie55],故“㮟𣗁”当乙作“𣗁㮟”。如卷三《阴阳帽》 “小子远方人, 室人探亲, 彼此路遇, 错说黄连垭,轿夫𣗁㮟我不抬,请大爷行个方便,帮我抬去, 开你百钱”, 即作“𣗁㮟”。清道光二十九年《大定府志》卷十二《疆里记第三上·疆土志二》 “夂溪裸伙脚”注: “㮟, 大定土俗字,与卡字音义同。”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物相挤读卡平声。 俗作㮟。”是其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