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双调·蟾宫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双调·蟾宫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1〕,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2〕。七十年间,十岁顽童〔3〕,十载尪羸〔4〕。五十岁除分昼黑〔5〕,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6〕。 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1〕古代俗语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被唐代杜甫写入诗中,流传很广,乃至后来凝结为一个汉语专用词语“古稀”,特指七十岁。 〔2〕古人以为人的天寿,即生命极限可以活到百岁,只是因为受苦、生病等实际生活的原因,才使人无法长寿达到生命极限。 因此,古诗中常有“人生不满百”的感叹。若以天寿一百与古稀七十的差距,可以说人一出生已被扣除了三十岁。 “先过了三十”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3〕十岁顽童:指人生前十年是浑不晓事的小孩子,无所谓苦乐。 〔4〕尪(wang)羸:老病体弱的样子。 〔5〕除分:一分为二。 昼黑:白天与黑夜。 〔6〕兔走乌飞:言其日月两轮飞替,时光流逝之快。 因月中阴影像一只玉兔,太阳的黑子像一只乌鸦,故古人常用乌兔指代日月。 古代诗歌中经常有“人生几何”、“人生如梦”一类的感慨,此曲则把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进一步深化和量化,转换成一个可以描写可以计算的数学公式:有限人生=(100-30-20)÷2,就把人生短暂的笼统感觉透明化、定理化,同时也更加情绪化和哲学化了,达到了理性思考与审美发现的合谐统一。 此曲具有深刻奇峭的悲剧哲理美,这是一种深沉之美,透彻之美和警辟之美。 如同晨钟暮鼓,如同当头棒喝,震聋发聩,催人猛醒。此曲的最后结论虽是教人及时行乐,并不可取。 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全曲激励人们去珍惜每一分钟,自觉把握短暂人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的结尾实际上已经被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消解掩盖了。 〔双调·蟾宫曲〕 沙三伴哥来嗏〔2〕,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3〕,碌轴上掩着个琵琶〔4〕。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1〕此曲描写夏日农村生活的一幕,恬静,安适,优雅。双调,宫调名,元曲所用十二宫调之一。蟾宫曲,曲牌名,又叫折桂令。 〔2〕沙三、伴哥:都是农村青年的代名,犹言张三、李四等。嗏:语助词,无义。 〔3〕小二哥:泛指农村少年。昔涎剌塔:犹今言邋里邋遢。昔涎,同吸涎,流哈拉子。 〔4〕碌轴:同碌碡,农具中的石磙子,用来碾米打场或碾压土地。这句意思是,小二哥弯拳在碌碡上斜躺着,就像盖着个琵琶。 这是一幅古风犹存的世外桃园图。朴野的生活,泥土的气息,原始的风物,实在叫官场人、城市人艳羡不已。“快活煞”体现出作者找到精神家园的难以按捺的惊喜。语言笔调于朴实无华、不着痕迹中流露出淡淡的诗意。“青泥”、“磕破”等措词,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