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吕〕山坡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吕〕山坡羊

 

张养浩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首咏怀古迹的散曲,属小令。潼关故址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南,是秦汉以来称帝关中的必争之地,山川形势极险要。
 “如聚”形容山峦之多,“如怒”以见黄河之险,曲一开头就造成雄关如铁的气势感,如豪放派的词。潼关西近华山,北据黄河,可说是“表里山河”(语出《左传》)。作者这是在歌颂壮丽的河山么?不是的。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说山河形胜不足恃,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西都”即咸阳、长安,乃秦汉建都之地,都在潼关以西,其往日的光荣已成陈迹:“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言念及此,作者感慨万端,不禁行步踌躇。
 如仅停留在感慨上,此曲也就不足称道了。其可贵处正在这里实际提出了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并给予了富于历史深度的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没有重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那一类慨叹,而是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历史的真谛,指出封建王朝与人民群众的对立。读者对照秦汉兴亡的历史,联想唐太宗李世民“水能载舟,也能复舟”的格言,眼前或许还能浮现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图画:“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这正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最好的注脚。封建王朝的压榨致使“百姓苦”,百姓不堪其苦时也可导致封建王朝的兴亡,历史是无情的见证者。这结尾的两句不仅具有高度概括性,凝聚着深厚的思想内容,而且语言表现极为有力。“兴”字领出“百姓苦”三个字,与“兴”相反的“亡”仍然领出同样三个字,不期然而然,语言效果便尤有强烈,尤为气势。
 作者是元时一个正直的官吏,此曲写在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路经潼关的途中,显然富有现实感慨。曲中直接为百姓“鸣”冤叫屈,间接地,却是为当时统治者敲警钟呢。

哲理诗《〔中吕〕山坡羊》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官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史·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这首小令即是他赴陕赈灾路经潼关之作。
 “峰峦如聚”,写山。潼关东有崤山,北有中条,西接华岳三峰,曲中用一“聚”字,写众山攒集的动势。“波涛如怒”,写水。潼关之水,正是从龙门奔腾而下的黄河。第三句“山河表里潼关路”,合山水为一体,归到潼关,点出具体地点,为下文“望西都”设定了立足点。“西都”,指关中的长安一带。这里是历史上西周、秦、汉、隋、唐十个王朝的都城。“意踌蹰”是心意起伏、思绪纷纷。 “伤心秦汉经行处”乃是“意踟蹰”之因。曲中实以“秦汉”代指建都关中的历代王朝。这一个个王朝苦心经营,一座座宫阙拔地而起。但是,随着王朝的兴衰, “宫阙万间”亦时起时毁。而无论王朝兴也罢,亡也罢,受苦的总是黎民百姓。这才提炼出末尾的警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此曲的深刻在于他有意无意地接触并揭示了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作者的认识当然达不到如此理智和深刻,但其作品的确道出了这一真理。历代封建统治者总要把自己妆扮成百姓利益的体现者和保护人,总要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和普通百姓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但是,这种努力终归是徒劳的,处于受奴役受剥削地位的百姓,最终会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对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条目作者>=王立群

古代爱情诗词《》〔中吕〕山坡羊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中吕〕山坡羊

 

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 呸,却是你!

 本曲写一个贵族妇女在春睡中被丫环叫醒,她嗔怪丫环不该惊破她的“团圆梦儿”,表现了这位贵族女子对离别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云松螺髻”三句描写贵族妇女春睡时的娇憨可爱的情态。她乌黑的头发梳成了螺旋状的发髻,倚在枕上已经蓬松,浓密卷曲的形状就象云朵一般。她掩着一床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怡然酣睡,正在做着一个无比甜蜜的旖旎的春梦。“香温”当指女子散发芬芳的香躯温暖了锦被而言,重点在于形容女子皮肤的娇嫩如玉。“鸳被”二字既属实写,又有深刻的寓意,它暗示了这位女子的特定身分,她或是一个处在热恋之中的纯真少女,或是一个婚后久久分居的少妇,细品全曲,当是前者。古诗《客从远方来》一诗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鸳鸯成双结对偶居不离,甚重情义,所以人们常用来比喻为情侣或夫妻。这位贵族女子所以要用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恐怕也是为了想要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吧! 正是这样,她才在春光绮丽的大好时光里掩上闺门,盖着这床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一觉伤春睡” 。“伤春”点出她要睡觉的原因。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物在欢唱,生命在闪光,这本是个踏青出游的良辰美景,可她却没有情侣的陪伴而独处孤房。春色真美啊,但它给旷夫怨女们带来的却只能是深深的哀伤。这种情景益发使之生愁,倒不如用睡觉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既然在这孤独冷清的现实世界中难以得到情人的钟爱,那么就到梦境当中去寻觅幸福的爱情吧。于是这位贵族妇女才掩门而睡。开头仅用三句十五字就把一个怀人伤春的女性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
 下句由闺房内转到室外。贵族女子因伤春相思而睡去,天真活泼的小丫环却无法耐得住这般寂寞,她要到外面去领略一番春的温馨。当她看到柳絮轻轻飘飘地在睛空中自由飞舞的美丽景象时,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就兴冲冲地返回闺房去招呼女主人来同她共赏这“雪下呈祥瑞”的春的奇观。洁白的柳絮轻扬,如飞舞的雪花一般。古人又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认为雪是来年丰收的吉祥之兆,故有此语。然而小丫环在这里所说的“祥瑞”恐怕不仅指此。小丫环是最理解主人心事的,她最清楚主人伤春昼眠的隐衷,所以小丫环口里的祥瑞当是引逗主人的俏皮语,意思是说柳絮如雪是好的兆头,可能是您心上的人快要回来了吧。这样理解,祥瑞的含义方有着落,也才能理清文义的脉络。否则,“祥瑞”一词即与全文游离,来年丰收与否同小姐又有什么联系呢?
 小丫环一片好意来招呼主人共同赏春游玩,不料却适得其反,倒把女主人的“团圆梦儿”搅散了。贵族女子心中很懊恼,她正在恍惚迷离的梦境中与情人相会倾述衷肠,却被人的喊声吵醒了。“谁,不做美?”是写这位睡眼惺惺的女子乍醒时的心理状态,是谁这样不成全人的美事,连一个好梦也不让做完呢? 四字中有对梦境的留恋,有对美梦未终的遗憾,也有对呼唤之人的埋怨,情意很细致委婉。当她已看清是小丫环唤醒自己时,就埋怨中又有几分爱怜地莺声说道:“呸,却是你! ”一个美丽矜持、伤春怀人的贵族妇女形象至此已形神兼备,简直是呼之欲出了。
 本曲不正面描写女子如何思念恋人,却以她掩门沉睡,嗔怪小丫环把她唤醒而打破其“团圆梦儿”来表现其怀人之情。不但在现实中无法缱绻相依,就连梦里的团圆也难以终竟,居然被好心的小丫环打破,怎能不令人心酸。这样,女子的情思被表现得更加缠绵悱恻,可见作者构思之巧妙。曲中模拟人物的语言也极其自然妥贴,尤其是最后两句对贵族女子心理活动和语言的描写更是传神,令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