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越调】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越调】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王 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鉴赏】【平湖乐】,曲牌名,越调。又名【小桃红】【武陵春】【采莲曲】【绛桃春】。定格八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四十二字。此体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两平韵、两叶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平韵。
 【平湖乐】是作者在平阳路(治所在今山西临汾)总管任上所写的一组小令,共十首,此是第五首。越调多“陶写冷笑”(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者借异乡风光之美,显思乡望归之情,用白描之手法,化前人之诗句,以乐景写哀情,文雅情丽,深沉。
 “采菱人语隔秋烟”,类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却是秋暮烟波不见人,但闻采菱人传语;更类于“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却是平湖静波采菱女,笑隔秋烟共人语。虽烟霭朦胧,仅凭那桨声笑语,便知是采菱姑娘们满载而归。“波静如横练”,语本“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是灿烂的“馀霞”,一是依稀的“秋烟”,各有意境。秋日黄昏,作者漫步平湖,只听得采菱姑娘们一路欢歌笑语,放眼望去却只见湖水平静依旧,如同横在大地上的白练;湖上烟雾弥漫,恰似蒙在女子身上的薄纱。一边是静静的水波,宛如横铺之素绢;一边是流动的烟雾,伴有欢歌与笑语。一静一动,又自形成对比,水波之静,更显采菱女之动;采菱人语,更觉波静如练。实则,“秋烟”与“静波”,不仅止于此对比。清秋时节,日暮时分,烟波江上,不由让人想起那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可见,开篇除了点明时间之外,同时也抹上了一层淡淡的乡愁。由此看来,采菱女与作者,更是一个强烈的对比。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化用“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大概作者与杜甫一样,也有着及时行乐的苦衷,只是一为春日一为秋。杜甫在向无知的风光传语:何不与花蝶、蜻蜓共流转?对春日一片痴情,而伊往往无情(“留春不住”)。作者又何尝不是被眼前的风光所迷恋,害怕她流逝,并愿与之共同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由“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化出。画船争渡,冲破笼烟,爽朗一笑,春风满面,好不让人陶醉。至此,一幅“秋日暮色平湖上,采菱女子春风面”之图便映在眼前。作者字画本工,此曲确乎也是“曲中有画,画中有曲”。此时,作者似乎与采菱女已心境合一。
 末了,“江山信美,终非吾土”,化用“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问何日是归年”借用杜甫《绝句二首》其二“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之成句。江山确实美好,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试问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故乡?至此,思乡望归之主旨尽现。
 一面是良辰美景,一面是无尽惆怅。景愈美,则哀愈伤,恰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王夫之《姜斋诗话》评《诗经》此句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不妨借用评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