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题墨梅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题墨梅图》
王冕 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 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借光彩。 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 广平心事谁与论,徒以铁石磨乾坤。 岁晚燕山云渺渺,居庸古北无人到。 白草黄沙羊马群,琼楼玉殿烟花绕。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贞姿灿灿眩冰玉,正色凛凛欺风霜。 转身西泠隔烟雾,欲问逋仙杳无所。 夜深湖上酒船归,长啸一声双鹤舞。 王冕(1287—1359),元杰出画家,名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梅花屋主、会稽外史、老村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农民出身,幼贫牧牛,曾潜入学校听讲,因而丢了牛,为父所责逐。少即好学不倦,常夜走佛寺,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王冕工诗善画,兼能刻樱他喜画梅兰竹石,作没骨花卉,尤擅墨梅。晚年隐居在九里山,以画自给,根据画幅长短来决定换米的多少。有人讥笑他,王冕说: “吾借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时人称之为“狂生”。张辰作《王冕传》说: “君善写梅花竹石,士大夫皆争走馆下,缣素山积,君援笔立挥,千花万蕊,成于俄顷。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志。” “赋诗辄千百言,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元诗选二集·竹斋集》)有《竹斋集》。传世画作有《墨梅图》、 《为良佐写墨梅图》等。 王冕自称“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 (《题月下梅花》)所以,他存世的墨梅图和咏梅诗、题画梅诗很多。清朱方蔼《画梅题记》说: “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写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别开生面。”王冕墨梅,常作繁枝密蕊。画枝干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断而复连,顿挫遒劲;画花朵有时用铁线圈,两笔勾成,略加点染,顿成勃然怒放姿态;有时先用淡墨轻染,而后以浓墨点花蕊,顿觉自然清秀异常。所以清代何瑗王写诗赞道: “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扬补之是宋代画梅高手,诗人认为王冕是扬补之后画梅的典型能手,由此可见他在画史上的突出地位。 题画诗共二十句,每四句一层意思,共分五层来理解。 第一层赞梅花是春天的使者,是她带来了融融春色。首句“朔风吹寒冰作垒”,写梅花开放时客观环境之严酷,为后面写梅花之“贞姿”、 “正色”垫了底。接着,用“春如海”来形容枝头怒放之梅花,极为鲜明传神。三、四两句极写梅花之清香,梅的清香散发出去,变成了盖遍天下之融融春光,使所有无名草木都因此而焕发出光彩来。梅的作用,可谓大矣!诗人画梅、赞梅,始终突出梅的品格之一——清高脱俗,而梅的清香又往往最能体现这种品格,所以诗人多次吟赞了它。如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墨梅》诗,便是重点突出吟赞梅之“清气”的: “我家洗研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第二层通过写景、用典,继续写梅花清高脱俗的品格。梅之清香,如以夜月来烘托,将更为幽雅。如柳宗元《早梅》:“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以夜色与月光来烘托梅之幽香,十分精彩。现在王冕以“长林大谷月色新”这样更加阔大、明洁、幽静的背景来烘托梅香,使其“清无尘”的风姿更加绰约,使其清高脱俗的品格更加令人瞩目,运用得极为成功。接着两句,用唐睿宗时名相宋璟写《梅花赋》以自喻的典故。皮日休《桃花赋序》说: “余尝慕宋广平(按宋璟于玄宗时被封为广平郡公,故称为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呜呼!以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果暇知其人哉?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强为是文邪?”按《梅花赋》是在宋璟年轻时考试失利、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写成的,其自喻和泄愤的意图非常明显,其序文说:“垂拱三年(687),余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科举考试又一次失败),随从父之东川,授馆官舍。时病连月,顾瞻圮墙,有梅一本,敷花于榛莽中,喟然叹曰: ‘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赋中既赞梅之“擢秀敷荣,冰玉一色”,“清香潜袭,疏蕊暗臭”,又赞梅之“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所以,题画诗中“广平心事谁与论,徒以铁石磨乾坤”两句的意思是说,世人哪能认识宋璟以梅花清高脱俗品格自喻的心事,哪能理解他“贞姿劲质”的一面,而仅能看到他以“铁肠石心”处世的态度,仅能认识他“刚态毅状”的一面。在王冕看来,前者更可贵。这是通过赞人来歌颂梅花,令人一新耳目。 第三层赞梅花甘居北方荒寒之地。那是寒云渺渺无人到的荒僻之处,那是只有白草黄沙羊马群的放牧之地,那些娇贵的花卉是根本无法生存的,但是,梅花却在那由冰山雪谷构成的“琼楼玉殿”的特殊环境中怒放,形成烟花缭绕的特异景观,这是多么雄伟的奇观!诗人的由衷赞美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第四层进一步赞梅花凌霜傲雪的贞姿。先以“争芬芳”的凡桃俗李来对比衬托,从而突出“老梅心自常”不为外物所动的优秀品质。接着,正面写梅之灿灿贞姿可以比洁白的冰玉更令人目眩神摇,梅之凛凛正色可以把酷虐的风霜欺垮压倒。经过诗人这一番对比烘托与正面抒写,梅的神采更加突出了。 最后一层以咏梅圣手林逋杳然不见踪迹的想象,塑造出一个月夜载酒访梅的空灵幽远境界,烘染出诗人爱梅成癖的深挚感情。以“梅妻鹤子”著名的逋仙,尽管已“杳无所”,但既然双鹤在舞,那么,浮动的暗香当仍在浮动,横斜的疏影当仍在弄姿。如此写梅,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令人回味不荆 总之,这首《题墨梅图》诗,处处将画梅当真梅来写;而在写梅时,又略其形貌,独赞其风神、品格;赞其风神、品格时,又暗喻着诗人的人品和处世态度。所以,这首诗内蕴丰厚,启人遐想,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题画诗。 《题墨梅图》
王冕 朔风吹寒冰作垒,梅花枝上春如海。 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 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 广平心事谁与论,徒以铁石磨乾坤①。 岁晚燕山云渺渺②,居庸古北无人到③。 白草黄沙羊马群,璚楼玉殿寒花绕④。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贞姿灿灿眩冰玉,正色凛凛欺风霜。 转身西泠隔寒雾⑤,欲问逋仙杳无所⑥。 夜深湖上酒船归,长啸一声双鹤舞。 【注释】 ①“广平”二句:意谓世人哪能认识宋璟借《梅花赋》以抒写怀才不遇的心事,徒然看到他的“铁肠石心”的处世态度。“广平”,即宋璟,唐睿宗、玄宗时宰相,玄宗封他为广平郡公,故称“宋广平”。“广平心事”,指宋璟科举失利后借梅花以自喻和泄愤的心意,他写的《梅花赋序》云:“垂拱三年,余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随从父之东川,授馆官舍。时病连月,顾瞻圮墙,有梅一本,敷花于榛莽中,喟然叹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 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铁石磨乾坤”,指宋璟刚强坚毅、铁石心肠的处世态度。皮日休《梅花赋序》说:“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②燕山:山名,自河北蓟县东南蜿蜒而东,经玉田、丰润,直至海滨。③居庸: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军都山上,两山夹峙,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古北:即古北口,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北京密云东北。④璚楼玉殿:白玉、琼珠装饰的宫殿、楼阁,此喻冰山雪谷。⑤西泠(ling):桥名,在今杭州西湖孤山下。⑥逋仙: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孤山,种梅、养二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西湖游览志》卷二记孤山有放鹤亭,盖郡人为纪念林逋而构建之。 【评说】 本诗选自汪砢玉《珊瑚网》卷三三、顾嗣立《元诗选二集·竹斋集》。个别文字,据《元诗逊订正。王冕善于写诗,每次作画毕,常自题其上,假图、诗以见志。这首《题墨梅图》诗,采用七言古诗的体裁、平仄韵迅速交替的用韵方式,运用以画作真的艺术手法,将画梅当作真梅,绝口称赞梅之品格、风神,直是一首赞梅诗。诗共二十句,每四句押一韵,四次换韵,按诗意和用韵的变化,可以将全诗分成五个层次。这是一首绝妙的长诗,足见王冕诗歌创作的艺术功力。 第一层四句,“海”、“彩”押上声贿韵,赞梅花之清香。 诗的开端,先从画面形象入手,梅花在“朔风吹寒冰作垒”的环境中繁密开放,所以,枝上梅花已是“春如海”。诗句写出自己画梅的艺术特征。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画梅题记》)王冕这幅梅画,繁枝密蕊,繁花怒放“如海”,送来“春”的信息。“清香”,是梅花的精神。王冕抓住这一点,盛赞梅花给天下送去清香,送去春光,“清香散作天下春”句,与“只流清气满乾坤”的艺术意想,同出一辙。 第二层四句,“新”、“尘”、“坤”,押平声真韵,赞梅花清高脱俗的品格。 这层诗意,是通过月色烘托和运用典故两种艺术手段加以表现的。前二句写月下梅花“清无尘”,不直接写出,却用“月色新”来衬托,这种艺术意想或许从前人的诗作中得到启示,如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陆游《梅花》:“月地云阶暗断肠,知心谁解赏孤芳。”他们都用清幽的月光烘托梅花清高脱俗的品格。后二句用唐朝宰相宋璟写作《梅花赋》的典故,将赞梅、赞人交糅在一起,梅品中有人品,梅格中有人格,盛赞人和梅的贞姿劲质。 第三层四句,“渺”、“到”、“绕”,上声篠韵、去声号韵通押,赞梅花耐寒之气骨。诗人热情赞美“岁寒特妍”、“玉立冰姿”的梅花,她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耐寒冷的气骨,北方荒寒的地方,如寒云渺渺的燕山,渺无人迹的关隘,白草黄沙的牛羊放牧地,冰天雪地的山谷里,她都能顽强地生长,形成烟花缭绕的壮丽的美景。在“璚楼玉殿烟花绕”的景色描写之中,饱含着诗人多么深挚的赞美之情。 第四层四句,“芳”、“常”、“霜”,押平声阳韵,赞梅花傲霜雪的贞姿。 这里,王冕先以“凡桃俗李争芬芳”句一垫,一衬,突现梅花“心自常”的不受外物干扰的品格,再用洁白的冰玉比况梅花灿灿的贞姿,用凛凛正色压倒风霜的威胁。这四句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侧面,赞扬梅花的贞姿,与第三层诗意互为呼应,由衷地赞美梅花耐寒冷、傲霜雪的气骨和精神。 第五层四句,“雾”、“所”、“舞”,上声语、麋,去声遇韵通押,写诗人爱梅之深情。前四层诗意不写梅花之色泽、形貌,却一赞梅之清香,二赞梅之品格,三赞梅之气骨,四赞梅之贞姿,诗人深爱梅花之感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得以发露。最后四句,写诗人月下寻梅,夜访林逋。月下烟雾迷漫,他登上西泠桥,漫步梅林,寻访爱梅诗人林逋,一声长啸,逋仙的双鹤依然翩翩起舞。在空灵幽美的境界里,王冕淋漓尽致地抒写自己爱梅成癖的情思。 作画、题诗,赞美梅花的品格、气骨和风神,而诗人兼画家的王冕的情操、气质、精神,也就寄寓于绘画形象和诗歌意境之中。王冕这幅墨梅图,这首题画诗,含蕴丰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而语言清丽,诗思清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