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采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采菽》采菽采菽,(一) 采豆呀,采豆呀, 筐之筥之。筐装它,箩装它。 君子来朝,(二) 诸侯们一起来上朝, 何锡予之? (三) 用什么来赐给他? 虽无予之,虽然没啥赠给他, 路车乘马。马儿肥,车儿大。 又何予之? 还有什么来给他? 玄衮及黼。(四) 绣黼裳,卷龙褂。 觱沸槛泉,(五) 泉水涌涌地喷出来, 言采其芹。我采那旁边的芹菜。 君子来朝,诸侯们一起来上朝, 言观其旂。我看见那旗儿飘。 其旂淠淠,(六) 旗儿旗儿在飘扬, 鸾声嘒嘒。(七) 铃儿铃儿响丁当。 载骖载驷,(八) 骖马奔,驷马跑, 君子所届。(九) 诸侯们一起都来到。 赤芾在股,红围裙,在胫上, 邪幅在下。(十) 裹腿一道道地斜着绑。 彼交匪纾,(十一) 不骄傲,不懈怠, 天子所予。天子要把他们赏。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天子命之。天子命令赏赐他。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福禄申之。(十二) 福呀禄呀加给他。 维柞之枝,栎树枝,长呀长, 其叶蓬蓬。(十三) 叶儿绿,绿汪汪。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殿天子之邦。(十四) 镇守天子的四方。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万福攸同。万福一起降给他。 平平左右,(十五) 左右的人整齐从容, 亦是率从。大家一起跟着他。 汛汛杨舟,杨木船儿在漂荡, 绋𫅗维之。(十六) 绳儿索儿拴着它。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天子葵之。(十七) 天子分别赏赐他。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福禄膍之。(十八) 福呀禄呀厚赐他。 优哉游哉,多么悠闲自得呀, 亦是戾矣。(十九) 大家来到这儿啦。 注 释 (一)郑玄:“菽,大豆也。” (二)毛亨:“君子,谓诸侯也。” (三)马瑞辰:“按锡与赐双声。《尔雅·释诂》:‘锡,赐也。’锡即赐之假借。” 何楷:“心口相问之辞,言将赐何物以予之。” (四)朱熹:“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如斧形,刺之于裳也。” (五)马瑞辰:“按觱沸二字叠韵,泉出之貌。……槛泉,《尔雅》、《说文》、《释名》并作滥,毛诗作槛,亦假借字。《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涌谓上涌。” 何楷:“槛泉之旁,有芹可采,兴君子来朝,亦有仪从可观。” (六)毛亨:“淠淠,动也。” (七)陈奂:“鸾当作銮。嘒嘒,犹哕哕。《庭燎》:‘銮声哕哕。’《传》:‘哕哕,徐行有节也。’” (八)胡承珙:“季氏《诗解颐》曰:‘自其服外两骖而言曰骖,并两服而言曰驷。’” (九)陈奂:“届者,至也。君子所届者,君子至也。所,语词耳。” (十)郑玄:“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十一)王先谦:“《鲁》彼作匪。……《荀子·劝学篇》引诗作‘匪交匪紓。’” 陈奂:“按匪与非同。匪,不也。交,古绞字。交、傲一义。……《传》训紓为缓。缓,怠缓也。” (十二)毛亨:“申,重也。” (十三)毛亨:“蓬蓬,盛貌。” (十四)毛亨:“殿,镇也。” 陈奂:“殿读如臀。与镇声相近。” (十五)王先谦:“《韩》平作便。云闲雅之貌。……韩训便便为闲雅貌者,辩治有整暇之意。” 陈奂:“古平、便声通。《传》云辩治,当作治辩。辩亦通作辨。《荀子·儒效篇》:‘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辨之极也。诗云: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乱也。” 朱熹:“左右,诸侯之臣也。” (十六)马瑞辰:“诗以绋𫅗平列。绋盖以麻为索,𫅗盖以竹为索。” (十七)朱熹:“葵,揆也。揆犹度也。” 严粲:“乐哉此诸侯,天子能揆度其亲疏隆杀之宜,而锡予之。” (十八)毛亨:“膍,厚也。” (十九)毛亨:“戾,至也。” 李樗:“厚与之福禄,使之优游室家,则诸侯孰不至乎?” 注 音 菽shu淑 筥ju举 衮gun滚 黼fu甫 觱bi必 沸fei费 槛kan砍 旂qi其 淠pei佩 嘒hui彗 骖can餐 芾fei吠 柞zuo作 绋fu弗 𫅗li离 膍pi琵 戾li吏 《采菽》筐之筥之②。方筐圆筐往里装。 君子来朝③,诸侯来朝见我王, 何锡予之④? 天子用啥去赐赏? 虽无予之,纵使没有厚赏赐, 路车乘马⑤。一辆路车四马壮。 又何予之? 此外还有什么赏? 玄衮及黼⑥。花纹礼服画龙裳。 觱沸槛泉⑦,在那翻腾涌泉旁, 言采其芹⑧。采下芹菜味儿香。 君子来朝,诸侯来朝见我王, 言观其旂⑨。遥看龙旗已在望。 其旂淠淠⑩,旗帜飘飘随风扬, 鸾声嘒嘒(11)。 铃声不断响叮𪡀。 载骖载驷(12),三马四马各驾车, 君子所届(13)。诸侯乘它到明堂。 赤芾在股(14),红皮蔽膝垂到股, 邪幅在下(15)。绑腿斜缠小腿上。 彼交匪纾(16),不急不慢风度好, 天子所予。这是天子所奖赏。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天子命之。天子策命赐嘉奖。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福禄申之(17)。洪福厚禄从天降。 维柞之枝,柞树枝条长又长, 其叶蓬蓬(18)。叶子茂密多兴旺。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殿天子之邦(19)。辅佐天子镇四方。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万福攸同(20)。万种福禄都安享。 平平左右(21),左右臣子很能干, 亦是率从(22)。顺从君命国安康。 汎汎杨舟(23),杨木船儿河中漾, 绋𫅗维之(24)。 系住不动靠船缆。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天之葵之(25)。天子准确来衡量。 乐只君子,诸侯公爵真快乐, 福禄膍之(26)。厚赐福禄有嘉奖。 优哉游哉(27),优游闲适过日子, 亦是戾矣(28)。生活安定清福享。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菽:大豆。②筐:箩编的方形的篮子。筥(ju):竹编的圆形的篮子。③君子:这里指诸侯。④锡:赐。⑤路车:同“辂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乘马:四匹马。⑥玄:黑色。衮(gun):古代上公的礼服。郑玄曰:“衮,卷龙衣也。”黼(fu):古代礼服上刺绣的花纹,半黑半白。⑦觱(bi)沸:泉水涌出地面的样子。槛:通“滥”,涌的意思。⑧言:语助词。⑨旂(qi):古时旗帜的一种,旗上有铃,画有蛟龙。⑩淠(pei)淠:这里指风吹旗帜引起飘动的样子。(11)鸾:通“銮”。古代的一种铃。嘒 (hui)嘒:这里指细微的车铃声。(12)骖(can):一车驾三马。驷:一车驾四马 。(13)届:到。(14)芾(fu):通“韨”,古时礼服或祭服上的蔽膝。古制,诸侯赤芾。股:大腿。(15)邪幅:裹腿布。(16)彼交:彼同“匪”,非,不是。交,“侥”的借字,侥幸急躁。纾:慢。(17)申:重复。指福上加福。(18)蓬蓬:茂盛的样子。(19)殿:镇抚。(20)攸:所。同:齐,聚。(21)平(pian)平:辨治。(22)率:遵循。(23)汎汎:同“泛泛”,在水面上飘浮的样子。(24)绋(fu):粗大的绳子。这里指船上的缆绳。纚(li)、维:都是系的意思(25)葵:通“揆”,度量。指度量诸侯的才德。(26)膍(pi):厚,指厚赐。(27)优哉游哉: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样子。(28)戾:安定。 [赏析] 《诗经》里的诗歌,一种是劳动群众所创作,反映劳动者自身思想情绪的作品;另一种的作者一般是贵族阶层,其作品大都为权贵们歌功颂德,宣扬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意识形态,为其政治统治服务。《小雅·采菽》,便是属于后者。 《采菽》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幽王时代作品。主此说的是《诗序》。《诗序》说:“刺幽王也,侮谩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一种认为可能是周宣王时诗。主此说的多是后代学者。周宣王号称“中兴之君”,周宣王时代是所谓的“中兴时代”。《史记·周本纪》说:“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在这种时代,产生此类美诸侯朝周的诗是完全可能的。韦昭注说:“《采菽》,王锡诸侯命服之乐也。这是可信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赏赐诸侯的情景。 全诗共五章。 第一章写诸侯上朝之前周天子准备礼物。开头两句,即事为兴。“采菽采菽,筐之筥之”,采菽女子频频采菽,采得的菽把圆筐、方筐都装得满满的,使人想到诸侯朝见天子所得的赏赐是很丰盛的。因此,这两句兴句对本章内容起到一定的比喻作用。接着,诗用设问设答的语气告诉人们,天子赏赐诸侯的礼物是“路车乘马”,“玄衮及黼”,本有“何锡予之”一问便够了,而诗却两次自问自答,增添了叙述的生动性和反复咏叹的韵味。 第二章写诸侯及其随从来朝途中的壮观场面。“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同首章一样,也是即事为兴,不过所取事物不同而已。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说:“以槛泉自下上出,兴君子来朝亦有仪从可观。”黄焯《诗疏平议》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篇接着着重讴歌诸侯来朝途中场面的壮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车马未到,就让人们看到“淠淠”的旗影,听到“嘒嘒”的鸾声,感到赫赫的声势。“淠淠”是动词重叠,生动地传递出远方的旗迎风飘动的情状;“嘒嘒”是象声词重叠,因为是远闻,所以用它表示声音细微,十分贴切。“载骖载驷”,诸侯车乘之威仪,可以想见。 第三章写诸侯来到王宫朝见天子的情形。本章全用赋法,开头用“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写诸侯进见时特有的服饰,别开生面。“彼交匪纾,天子所予”,描摹诸侯那种不急不慢、从容行礼的神态,博得了天子的恩赐。《郑笺》说:“彼与人交接,自偪束如此,则非有懈怠纾缓之心,天子以是故赐予之。”比较完满地解说了诗意。诸侯得到了天子的加封和赏赐,自然感激涕零,“乐只君子”,“福禄申之”,飘飘然自鸣得意,等待着更多的福禄享受。 第四章赞颂诸侯为天子镇国安邦的功勋。开头两句还是兴句,起兴的事物是柞栎树。“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以柞栎枝叶的繁茂象征周王朝奄有天下,国运昌隆。这种歌功颂德的言辞,把诸侯的心理状态表现得多么真实!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他们要为天子镇守邦国,并且要治理好其他的邻封,让它们都归顺于周王朝。 末章写诸侯“优哉游哉”的自得心情,用的还是兴兼比法。“汎汎杨舟,绋𫅗维之”,“杨舟”所喻是诸侯,“绋𫅗维之”所喻是诸侯与天子的关系。这个兴句象征着“天子和诸侯之间”——统治者内部的相互依存;天子依赖诸侯为他安邦,诸侯则从天子那里得到奖赏。结尾“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宋人李樗解为天子“厚与之福禄,使之优游室家,则诸侯孰不至乎?”(《毛诗详解》)道破了其中的奥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