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此书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邵洵美的中译本。诗剧取材于希腊神话和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通过普罗米修斯对尤皮特的反抗与获得解放的过程,猛烈抨击了欧洲的专制暴政,热情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窃取智慧之火给人类后,天神尤皮特把他锁在高加索山上,白天有天鹰咬他的心肝,到夜晚那些脏器又长出。虽然历时3000年的折磨,但他始终坚强不屈,拒绝向暴君求饶。因为他知道预知未来的精灵说过的话:“人类是有希望的。”精灵还指出:“痛苦是爱投下的影子”。普罗米修斯时时渴望见到心爱的妻子亚细亚。亚细亚在美丽的山谷中预感到即将和丈夫普罗米修斯重逢。后来,时间神使亚细亚和普罗米修斯重新团聚,象征变革的幂王由时间神带领,把尤皮特拉下宝座。尤皮特劫数已到,沉入地狱。象征力量的神赫刺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诗剧最后众多精灵、鬼灵、诸神合唱,普天同庆解放,整个宇宙欢呼新生和春天再来。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中的普罗米修斯与天神宙斯(雪莱用了拉丁神名尤皮特)妥协而被释放,而雪莱不愿以其为蓝本,他说:“我不愿意叫一个人类造福者与一个人类压迫者和解。”雪莱创作的普罗米修斯体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正如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评价雪莱:“抗伪俗弊习以成诗。”雪莱的这部诗剧呼唤世间变革的大胆想象与恢宏气势,被公认为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雪莱(1792—1822)的诗剧,浪漫主义诗剧最光辉的典范之一。雪莱从反暴君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出发,不赞同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在《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对普罗米修斯结局的描写,而创作此诗剧。他在《序言》中指出:“我根本反对那种软弱无力的结局,叫一位人类的捍卫者同那个人类的压迫者去和解。”诗剧共分4幕。剧中的朱比特是个窃国篡位的暴君,他忘恩负义,折磨普罗米修斯,用毁灭和灾难摧残人类,手段毒辣,穷凶极恶。他终因无法征服人类的心灵,时时担心他的权力会被颠覆,显得色厉内荏。朱比特形象是法国革命失败后,欧洲封建复辟势力的象征,体现了“恶的原则”。与之对立的是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他是人类的捍卫者,热爱人类,把天火盗给人间。在反对朱比特的斗争中,他光明磊落,毫无私心,始终坚强不屈。这个形象集中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民对封建专制和暴君的强烈憎恨,表现了他们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意志和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他是诗人心目中的“再造者”和“善”的化身。普罗米修斯始终和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坚信自己终将获胜。斗争的结果,暴君垮台,普罗米修斯完全胜利。诗剧中,着力突现朱比特被推翻后,宇宙和人间万象更新的欢乐情景,以及未来社会的美好画面。它构成了诗剧的真正中心。这部分几乎占了全剧一半的篇幅,充分表明了雪莱这位“天才的预言家”的理想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剧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剥削、没有国家的大同世界。那里的人们德行高尚,聪明智慧,科学文化高度发展,“仁爱”成为了一切的主宰。这明显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诗剧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象征性、抒情性和丰富奇丽的想象。雪莱把许多天体和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作为登场人物,都受到朱比特的迫害,终至起而反抗,并推翻暴君统治。诗剧的重点在于抒情描写,叙事成分很次要。除了对反封建暴政和人类美好未来的激越讴歌,整个大自然都被赋予了灵性,对美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色的卓越描绘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达到了写景抒情的高峰。诗剧以浩渺无垠的全宇宙为背景,诗人凭借幻想的羽翼自由翱翔。巨大的空间感,万物迅速变化、运转,气势磅礴,构成最宏大、活跃、无与伦比的画面,表现出雪莱无限丰富的想象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