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角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角弓》騂騂角弓,(一) 角弓张得多调和, 翩其反矣。一放松它就向外啦。 兄弟昏姻,兄弟们,亲戚们, 无胥远矣。(二) 不要互相疏远呀。 尔之远矣,(三) 你若疏远兄弟呀, 民胥然矣。(四) 人们也疏远你啦。 尔之教矣,你这样把人们来教导, 民胥傚矣。人们都效法你啦。 此令兄弟,(五) 这些善良的兄弟, 绰绰有裕。(六) 大家相处多宽厚。 不令兄弟,那些不善的兄弟, 交相为瘉。他们互相在争斗。 民之无良,(七) 人们呀不善良, 相怨一方。各持己见,抱怨对方。 受爵不让,(八) 贪图禄位不相让, 至于己斯亡。(九 到头来只有把命丧。 老马反为驹,(十) 老马反以为它象小马样, 不顾其后。后来的遭遇它不想。 如食宜。(十一) 象吃饱了还要把肚胀。 如酌孔取。喝足了还把酒来尝。 毋教猱升木,(十二) 象教那猴儿上树爬, 如涂涂附。(十三) 象那泥垡涂泥垡。 君子有徽猷,(十四) 大人们如有好办法, 小人与属。(十五) 老百姓大家跟随他。 雨雪瀌瀌,(十六) 雪花飞,雪花飘, 见𪿐曰消。(十七) 阳光出,雪融消。 莫肯下遗,(十八) 不肯把恩泽来下降, 式居娄骄。高高在上多骄傲。 雨雪浮浮,(十九) 雪花飞,雪花飘, 见曰流。(二十) 阳光出,雪化消。 如蛮如髦,(二十一) 象蛮象夷一团糟, 我是用忧。我因而把心操。 注 释 (一)朱熹:“騂騂,弓调和貌。角弓,以角饰弓也。翩,反貌。” 欧阳修:“弓之为物,其体往来,张之则内向而来,弛之则外反而去。” (二)郑玄:“胥,相也。” (三)黄焯:“意谓骨肉之亲,无相疏远,尔如远之,则族人必尤而效之,亦与汝相远矣。篇首以角弓反戾为喻,即贯此章言之。” (四)陈奂:“教,教民以相远也。傚,古字作效。” (五)黄焯:“此令兄弟四句仍接言如其中有令善之兄弟,尚能宽裕有容。其不善者,必至交相为病。” (六)毛亨:“绰绰,宽也。裕,饶。” (七)黄焯:“言兄弟之无良者,各执其方隅之见,不能量己恕人,以致相怨。” (八)毛亨:“爵禄不以相让。” (九)陈奂:“己,谓己身也。亡,谓丧弃也。” (十)何楷:“老马喻当谢事,驹以喻新进。” 朱熹:“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 (十一)何楷:“,饱。孔,甚也。言其惟以得爵禄为快。如食者但知称其饱之欲,酌者但知多取,曾不少加斟量也。” (十二)马瑞辰:“按毋为发声,与无通。……此诗毋教猱升木,亦谓教猱升木,与如涂涂附同义。上言毋,下言如,互文也。猱性善升,涂性善附,皆以兴小人之性易于从善也。” (十三)毛亨:“涂,泥。附,着也。” (十四)朱熹:“徽,美。猷,道。……苟王有美道,则小人将为善以附之。” (十五)朱熹:“属,附也。” (十六)朱熹:“瀌瀌,盛貌。” (十七)毛亨:“晛,日气也。” 李黼平:“《韩诗》刘向俱作聿消,毛作《传》时,《经》当是聿字。聿,遂也。言雪见日气而遂消也。” (十八)姚际恒:“雨雪阴凝,喻兄弟疑怨。王若加以恩泽,则疑怨可释,如雨雪见日而消也。今乃莫肯以恩泽下遗,其居处犹数数骄慢。” (十九)陈奂:“浮浮瀌瀌,一声之转。《江汉》,《传》:‘浮浮,广大也。广大亦众盛意。’” (二十)马瑞辰:“按流与消同义。《广雅》:‘流,匕也。’匕即化字,谓消化也。” (二十一)毛亨:“蛮,南蛮也。夷,夷髦也。” 郑玄:“今小人之行如夷狄,而王不能变化之,我用是为大忧也。” 王应麟:“髳、髦音义同。孔氏曰,髳在巴蜀。” 注 音 騂xin辛 绰chuo缀 yu愈 食si四 yu愈 猱nao挠 瀌biao标 晛xian现 《角弓》《角弓》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宋朱熹《诗集传》:“此刺王不亲九族而好谗佞,使宗族相怨之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角弓》,刺幽王远骨肉而近佥壬也。”“特《大序》谓‘不亲九族而好谗佞’,则诗中无刺谗语,唯疏远兄弟而近小人是此诗大旨。”今人吴闿生《诗义会通》:“《序》虽望文为训,然大旨不外乎此。”高亨《诗经今注》:“周王朝的贵族们由于争权夺利,造成兄弟亲戚间的矛盾。诗人作这首诗,加以讽刺和劝告。”此说,是。本诗多用奇巧之比喻和反复,叙事、说理、抒情交叉出现,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角弓》翩其反矣②。卸弦就向反面弯。 兄弟昏姻③,兄弟骨肉和亲戚, 无胥远矣④。相亲相爱别疏远。 尔之远矣,你若疏远亲和眷, 民胥然矣⑤。人民都会学坏样。 尔之教矣,你若言教加身教, 民胥傚矣。人民也会来模仿。 此令兄弟⑥,兄弟和好不倾轧, 绰绰有裕⑦; 平安和气少闲话; 不令兄弟,兄弟关系搞不好, 交相为瘉⑧。相互残害成冤家。 民之无良⑨,如今人们不善良, 相怨一方; 不责自己怨对方; 受爵不让,接受官爵不谦让, 至于己斯亡⑩。事关私利道理忘。 老马反为驹,老马反当驹使唤, 不顾其后。后果如何你不管。 如食宜(11), 如请吃饭该吃饱, 如酌孔取(12)。如请喝酒该斟满。 毋教猱升木(13),猴子上树哪用教, 如涂涂附(14)。泥浆涂墙粘得牢。 君子有徽猷(15),只要君子有美政, 小人与属。人民自会跟着跑。 雨雪瀌瀌(16),纷纷雪花满天飘, 见曰消(17)。 太阳出来就融消。 莫肯下遗(18),小人对下不谦虚, 式居娄骄(19)。态度神气耍骄傲。 雨雪浮浮(20),纷纷雪花飘悠悠, 见曰流。 太阳一出化水流。 如蛮如髦(21),小人无知像蛮髦, 我是用忧(22)。为此使我心烦忧。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骍骍:调和的样子。角弓:两端镶有牛角的弓。②翩:偏字的假借。偏其即偏偏,反过来弯曲的样子。弓上弦,两端向内曲,卸弦后,两端反向外弯。③昏姻:指异姓兄弟。④胥:通“疏”。⑤胥:都。和前面胥字意义不同。⑥令:善。⑦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有裕:裕裕,气量宽大的样子。⑧瘉(yu):病。⑨民:当作“人”。⑩亡:通“忘”。(11)(yu):饱。(12)酌:饮酒。孔取:多给。(13)猱(nao):猴子(14)涂:泥土。涂附:涂在上面。(15)徽:美好。猷:道。(16)瀌(biao)瀌:雪盛大的样子。(17)(xian):日气。 曰:同“聿”,语助词。(18)遗:同“隤”。《毛诗传笺通释》:“隤,柔顺貌。”(19)式:发语词。居:通“倨”,傲慢。娄:屡的假借字。(20)浮浮:义同“瀌瀌”。(21)蛮:周人称南方部族为南蛮。髦:古代西南的部族名。(22)是用:因此。 [赏析] 《角弓》是王室父兄劝告周王不要疏远兄弟而亲近小人的诗它反映了当时贵族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及整个社会混乱腐败的政治状况《诗序》说:“《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诗序》“以史证诗”,往往穿凿附会,多与诗意不合,但是此处所说,大体不差。只是诗中所刺,是否确指幽王,尚难论定。《汉书·刘向传》记刘向上《封事》说:“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诗人刺之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这里提及《角弓》,则是以幽、厉之世统而言之。 诗共八章,每章各述其意,不见复沓,而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 首章开宗明义,径言兄弟亲戚不可疏远,如同角弓不可松弛。“兄弟昏姻” 一句,似将同宗兄弟与异姓兄弟并说,但后面两次说到兄弟,不再提起“昏姻”,可见同宗兄弟是重点,因说兄弟而连及“昏姻”。诗整章是个暗喻,以角弓不能松弛,喻兄弟不能疏远。为了便于人们理解,诗把抽象的道理化作了具体的形象。紧接首章,诗的二章指出,王与兄弟疏远,人们自会仿效,教化必然败坏。这里尽管全是劝谏与教诲的话语,但诗人直率恳切的神情却鲜明可感。 三四章分别上承一二章加以申述。三章说兄弟疏远,互不亲善,终将导致兄弟阋墙,自相戕害。诗由兄弟相亲与兄弟不和两面着笔,在对比与反衬中突出兄弟疏远的危害。四章叙写人们恕己怨人、见利忘义的现实情况。“人们不善良,相怨在一方。争夺爵禄不谦让,事关自身把义忘。”这是诗人高度的艺术概括。寥寥数语,说尽当时人情世态,礼崩乐坏的状况从中可见一斑。三四两章之间联系紧密,暗含着上行下效的意思。上指王与兄弟,下即无良臣民,上若至不亲善、“交相为瘉”,下则“相怨一方”、争夺“不让”。 五章指斥周王失礼,不敬父兄。先责备他不知优老,又教导他如何养老,王室父兄的神情口吻表现得惟妙惟肖,而且诗由心中喷涌而出,愤激痛切之情溢于言表。全章四句连用三个比喻,无不贴切。其中“老马反为驹”一句特别令人称叹。老马为驹,以人拟物,突出人的年龄特征,显示出老少颠倒的荒唐。句中夹一“反”字,使喻意豁然明朗,同时流露出强烈的不满。六章讥刺周王无道,亲近小人,恰与五章形成对照。诗的前两句指出小人自有攀附的本性,如同猴子上树不用教,泥巴涂墙自粘牢。这两句取喻极其新颖奇巧,感情色彩又十分鲜明,对小人的憎恶和轻蔑,洋溢在字里行间。后两句“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看似平淡,其实不然。着眼全章,细味可知,说君子有美德,乃是反语,说小人跟随不离,恰是对于君子的嘲讽。这两句可谓寓巧于拙,耐人寻味。 七章以雪见日而消,反喻周王骄横莫制。八章以雪见日而融,反喻小人愚顽不化。并以忧伤作结,留下不尽之意。两章都借自然现象作比,而诗意又由反喻中出之,不但丰富了诗的形象,而且使诗显得更加含蓄、深沉。 对于此诗结构,曾经有人觉得脉络难明,说它“光怪陆离,眩人耳目”。然而,从上面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中诸章承转开阖、起落照应,并非全无法度;全诗尽管信笔由情,腾挪变化,然而总归题旨统摄,仍有脉络可寻。 这首诗是由当时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激发产生,是由王室父兄作以刺王,所以正如孙鑛所说,它“少微婉,多切直”。不过,每当作者的真挚而强烈的情感激荡奔涌之时,诗中新意新语竞出。加上诗人运用了大量比喻,并且比法灵活,不拘一格,“取喻多奇”(姚际恒语),新人耳目,因此,这首诗不但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和认识价值,而且,它的创作技巧和语言艺术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