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菀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菀柳》


讽刺周幽王暴虐无亲,有功者反而获罪。
有菀者柳,(一) 柳树大,柳阴浓,
不尚息焉。(二) 可以歇在下面啊。
上帝甚蹈,(三) 上帝变动不常,
无自暱焉。(四) 不要自取灾殃。
俾予靖之,(五) 叫我为他办事,
后予极焉。(六) 后来反而害我。

有菀者柳,柳树大,柳阴浓,
不尚愒焉。(七) 可以息在下面啊。
上帝甚蹈,上帝变动不常,
无自瘵焉。(八) 不要自寻祸殃。
俾予靖之,叫我为他办事,
后予迈焉。(九) 后来反而恨我。

有鸟高飞,鸟儿高高地飞翔,
亦傅于天。(十) 飞呀飞到天空上。
彼人之心,那个人呀心乱想,
于何其臻。(十一) 哪能满足他欲望。
曷予靖之? (十二) 为何我为他办事,
居以凶矜。(十三) 反而叫我遭灾殃。


注 释
(一)毛亨:“菀,茂木也。”
(二)陈奂:“《释词》云:‘不,语词。’不尚,尚也。案息者,休也。茂然之柳木,人可以休息之。”
(三)戴震:“按:蹈谓动变不常。”
严粲:“曹氏曰:‘躁动之貌。’”
(四)王引之:“家大人曰:‘《广雅》:暱,病也。言幽王暴虐,慎无往朝以自取病也。’”
(五)陈奂:“《释文》云:俾本作卑,后皆同。卑,使也。”
吴闿生:“靖,治也。……使我治事,后反穷我。”
(六)俞樾:“极当为忣。《说文·心部》:‘忣,疾也。’言其后乃憎疾我也。”
(七)毛亨:“愒,息也。”
(八)方玉润:“瘵,病也。言无自取病也。”
(九)俞樾:“谨案《白华》篇:‘视我迈迈。’《传》曰:‘迈迈,不悦也。’《说文·心部》:‘𢘥,恨怒也。《诗》视我𢘥𢘥。’是今诗作迈迈者,乃𢘥字之假字。此迈字亦当读为𢘥,言其后乃不悦我也。”
(十)郑玄:“傅、臻,皆至也。”
(十一)吴闿生:“彼王之心何所至乎?”
(十二)吴闿生:“何予为治之,而反以凶危待我。”
戴震:“厉与矜同义。厉为危,故矜亦为危。《广雅》:‘矜、厉,危也。’”

注 音
菀yu郁 蹈dao岛 暱ni溺 愒qi气 瘵zhai债 迈mai卖 傅fu附 臻zhen贞 矜jin斤

《菀柳》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菀柳》

 有菀者柳,柳树枯萎立路旁,


不尚息焉。莫去休息作依傍。


上帝甚蹈,上帝暴虐太荒唐,


无自暱焉。不要亲近招祸殃。


俾予靖之,当初让我谋国事,


后予极焉。而今猜忌贬异乡。



有菀者柳,柳树枯萎立路旁,


不尚愒焉。莫去休息作屏障。


上帝甚蹈,上帝暴虐太异常,


无自瘵焉。不要亲近找惆怅。


俾予靖之,当初让我谋国事,


后予迈焉。而今放逐去边疆。



有鸟高飞,鸟儿高飞蓝天上,


亦傅于天。飞到天际也无妨。


彼人之心(11),那人心狠似虎狼,


于何其臻(12)? 走到何处怎设想?


曷予靖之(13),为何用我谋国事,


居以凶矜(14)? 又置我于凶险场?



[注释] ①菀(yun):枯萎。②尚:读为当。不尚,不可,不应。③上帝:朱熹《诗集传》:“上帝,指王也。” 蹈:借为滔,水乱流的样子。甚蹈,很荒唐。④暱:病。自暱,自招灾难。⑤靖:治理。一说,谋。之:指国事。⑥极:借为忌,忌恨。⑦愒(gi):休息。⑧瘵(zhai):病。⑨迈:行。指放逐。⑩傅:至,到。(11)彼人:指周王。(12)臻:至。(13)曷:为什么。(14)以:于。矜:危。



[赏析] 这是一个被周王贬谪的大臣的怨诗。它揭露国君的暴虐无常,心狠手辣,述说自己被贬斥的遭际,饱含着感慨、怨恨、愤激之情。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前二章诗意相同:先以枯柳比拟国君,呼告他人不要去亲近;其次,揭露国君暴虐无常,心狠手辣;最后,述说自己被贬斥的遭际。第三章诗意:先以天上的飞鸟比拟国君,不可理喻;其次,提醒善良的人们,国君的心思难以预测;最后,对国君的暴虐无常,提出愤懑的质问。整首诗的大意是说:路边有棵枯萎的柳树,不要去休息倚靠。国君暴虐无常,不要去亲近自找灾祸。当初让我参与谋划治国之道,后来又猜忌把我放逐。有一只高飞天上的鸟,飞到天的最高处。那个人的心思,能走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启用我,又把我推向凶险的境地? 此诗曲折明朗,感情递增,寄慨深远。虽然,以议论为诗,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在议论中不仅饱含着感慨、怨恨、愤懑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随着议论的深入和感情的推移,诗人的形象愈加鲜明可触。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幽愤之情,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读来令人喟然生慨,味外有味。


此诗艺术上有三点特色:


(一)借助于比拟、呼告、摹状等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引人注目。诗的前二章,以比拟、呼告开端,气势促迫,造成感慨怨尤的气氛“有菀者柳,不尚息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用枯萎的柳树比拟国君,呼告人们不要去亲近。“有菀者柳”,首先引起读者对枯柳的想象:枯枝败叶,干枯虫蛀。“不尚息焉”,语意双关,含有国君老朽昏庸不要去亲近的微意,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诗的第三章,又以比拟、摹状开端,虽然气势平缓,但意味幽婉。


(二)曲中见直,层层深入。诗中对国君的揭露,不是把矛头指向国君直接进行抨击,而是以告诫、提醒他人的方式,层见迭出、曲折表现出来的。“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这四句在第一、二章重复出现,揭露国君的暴虐无常,心狠手辣,并以自己被贬斥的切身遭际提供佐证。“彼人之心,于何其臻?”这二句在第三章出现,又进一步提醒善良的人们,国君的心是难以捉摸的,怎能预测将走到何种地步? 从告诫到提醒,看似直,实则曲,是曲中见直,层层深入。如果将笔锋直接对准国君,虽然比较痛快,却未免落俗套。从艺术效果来说,曲中见直比直接指斥更有感染力量。随着议论的层层深入,诗人感情的波涛逐步推向高峰。


(三)反诘有力,余味无穷。诗的最后两句,以愤然激昂的语调作结:“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人单刀直入地质问最高统治者,铿然有声。这最后的反诘,奇峰突起,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诗人不被理解、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都一一包含在这一撼动人心的呐喊之中。诗人感情的波涛,掀起冲天的巨浪。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我们仿佛看到饱经沧桑的诗人,那愤激不已的面容和义无反顾的身影。此诗首尾呼应,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卷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