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皇皇者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花儿朵朵开烂漫,


于彼原隰。高原低地都开遍。


駪駪征夫,急急忙忙我出差,


每怀靡及。纵有考虑不周全。



我马维驹,驾起马儿真高骏,


六辔如濡。六条缰绳多滑润。


载驰载驱,赶着车儿快快跑,


周爰咨诹。广泛访问城和村。



我马维骐,驾起马儿黑带青,


六辔如丝。六条缰绳称手匀。


载驰载驱,赶着车儿快快跑,


周爰咨谋。到处访问老百姓。



我马维骆,雪白马儿黑尾巴,


六辔沃若。缰绳光润手中拿。


载驰载驱,赶着车儿快快跑,


周爰咨度。到处访问细调查。



我马维骃,马儿浅黑毛斑驳,


六辔既均。缰绳均匀手中握。


载驰载驱,赶着车儿快快跑,


周爰咨询。细心察访勤探索。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駪(shen)駪:同“莘莘”,急急忙忙之态。征夫:行人,使者。②濡(ru):湿润的样子。③诹(zou):聚集讨论。④维骐:维,语助词;骐,青色而有黑纹的马 ⑤骆(luo):尾和鬣毛为黑色的白马。⑥度(duo):酌量。⑦骃(yin):浅黑色间有白毛的马。



[赏析] 这是《小雅》中咏歌使者勤于王命的一首诗。《诗序》说:《小雅》中的《鹿鸣》、《皇皇者华》和《四牡》这三首诗各有用处,“燕群臣嘉宾”奏《鹿鸣》;“遣使臣”奏《皇皇者华》;“劳使臣”则奏《四牡》,这种解释与此诗意不太相符,大概是使臣在出访过程中写了这首诗,记下出访的过程和表白对职事的忠诚。周的统治者认为这种表白忠诚、勤于国事的诗有益于激励臣,所以采来作为派遣使者宴会上的乐歌。《诗经》中的《小雅》,除一部分是“里巷歌谣”外,绝大部分是贵族作的政治抒情诗,这类诗按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斥朝政,抨击小人误国,抒发忧时忧国的情怀,如《北山》、《巧言》、《小旻》等,这类诗作在当代的《诗经》研究中评价较高,认为它们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另一类则是像《皇皇者华》这样的诗篇,抒发对事业的热爱和忠于职守之情。这类诗一段时期内很少被提及,甚至认为它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涂脂抹粉。实际上,它是在歌颂一种品德,了解下情、忠于职守也应当是一个官员应具备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今天也是一种借鉴。另外,从这首歌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调查制度和社会风情,也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诗中的这位使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种光荣感和自豪感。为了表现这种情感,他采用了三种方法。


一是借比喻来表白。他用“皇皇者华”等句为喻,来表白对自己的使命一定要尽职尽责。“华”即花,“皇皇”是花开鲜明之貌;“原”是高的平原,“隰”是低湿之地。花儿开遍了高的平原和低湿之地,这既是使者在旅途上所见到的景色,更是触发他使命神圣感和责任感的契机。这位使者实际上是在借此表白:我也要像这处处开遍的“皇皇者华”一样,把家家户户都调查访问遍。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认为,比起优美的自然景色来,社会风情更有趣味更值得留恋。他在一封信中说:“我的旅行时间很可能全部花在欣赏优美的风景上——如果我没有发现另一种更为甜蜜的乐趣的话,这乐趣是和当地居民接触中感觉到的 ”。(《新爱洛漪斯》第二十三封)这种体验,与我们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使者感受是相似的。


二是在烘托中叙事。诗的其余四层皆采用此法。使者为了表现使命的光荣神圣感和自己勤于王事、忠于职守的精神,他不厌其烦地再三再四描写自己的车马:“我马维驹”、“我马维骐”、“我马维骆”、“我马维骃”,这都是在描绘形容驾车之马的体形、神态和毛色。“驹”可能是“骄”的误写,古时“骄”、“驹”同音,“马高六尺为骄”,这是形容马的高骏;“骐”是青色上面有黑棋子般花纹的马;“骆”是黑尾黑鬃的白马;“骃”是浅黑色与白色相间的马,这可能是实写驾车的四匹马不同的毛色,但也可能是虚写,夸张其骖服的毛色斑斓且有华彩。“六辔如濡”、“六辔如丝”、“六辔沃若”、“六辔既均”则是描摹渲染其车具的精美。“如濡”,像水浸过般的柔软;“如丝”,指麻编的缰绳像丝一般的白且柔;“沃若”,强调缰绳柔软而且润泽;“既均”,六根缰绳一样的均直,尽管这四句只写了缰绳,但缰绳如此精良,其余则可以类推了。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马匹车具的高骏精美和有华彩呢? 这主要是借此来烘托出使者使命的光荣神圣,来陪衬使者忠于使命、热爱事业的政治热情。因为只有热爱这个事业,把这个使命看得很神圣,在他的眼中,车马才会格外的精神,才会有异样的光采。王国维在谈到词的意境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皇皇者华》中这位使者眼中的英骏四马、精美车具,大概也是一种“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吧! 在《诗经》中,通过车马的俊美来烘托渲染主人公的英武,这类篇目不少,像《秦风》中的《驷驖》、《小戎》,《小雅》中的《采薇》皆如此,但那都是别人眼中的车马,歌颂的对象也是别人,像《皇皇者华》这样,自己就是车马的主人,这种自我烘托夸耀的手法,应当说是很独特的。


在用车马进行烘托和陪衬之后,诗人就直接表白自己的态度:要认真细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一层的最后一句都在强调和表白这一点。“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都是说要普遍地挨家挨户地调查访问。“周”是普遍、广泛之义;“爰”是介词“于”;“咨”是询问;“诹”、“谋”、“度”、“询”皆是访问之义,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诹”是召集人们在一起讨论,类似今天的开调查会:“谋”是商量谋划,就某一件事商量解决办法;“度”是反复斟酌、掂量,这是针对疑难问题或重大事件,反映态度的慎重;“询”是征询,向对方请教,反映态度的谦虚。这四个字,不但准确地再现了使者在调查中根据不同场合、针对不同事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而且还暗示出他态度的恭谦,处事的谨慎,从而反映出他对使命的庄严恭诚之感。这完全是通过主人公的自我表白表现出来的,它与前三句对车马的描摹构成了全诗虚与实、含蓄和直白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三是整齐中显变化的句式,这是歌者表现自己情感的又一种手法。英国美学家哈奇生曾指出美学一条重要规律,即整齐中寓变化的原则。他说:“在对象中的美,用数学的方式来说,仿佛在于一致与变化的复比例。如果诸物体在一致上是相等的,美就随变化而异;如果在变化上是相等的,美就随一致而异。”(《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皇皇者华》在句式上正体现了这种美学原则。使者为了表现自己肩上使命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全诗的五章中反复强调“载驰载驱”,反复表白要“周爰咨诹”,反复渲染自己马的神采和车具的精美。通过这种重复一致的句式,使我们对这位使者强烈的责任心和开朗热情的精神面貌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在节奏上也造成一种复沓的美感。与此同时,无论是写车马,还是说询问,又在一致中寓变化;马从“维驹”、“维骐”到“维骆”、“维骃”,形体、毛色都呈现差异,给人一种斑驳陆离之感;六辔从“如濡”、“如丝”到“沃若”,也由内在的柔软质地到外表的光滑润泽,这都是从横的方面来表现整一中的变化。使者的征询则是从纵的方面来体现变化,“咨诹”是广泛地征询,这是面;“咨谋”是就“咨诹”中的问题进行商量谋划;“咨度”就是商量谋划出的办法再反复地掂量考虑;“咨询”是把反复考虑的意见再进一步在众人中征询。所以,“咨诹”、“咨谋”、“咨度”、“咨询”表现了使者肩负王命、广泛调查,征询意见、处理众事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样一横一纵,把使者出访的光荣感和神圣感,把使者“周爰咨诹”的负责精神表现得很充分,在艺术上也形成了回环中见曲折,圆融中见生动,整一和变化和谐结合的浑美境界。

诗经《皇皇者华》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皇皇者华》


使臣勤于询访,普遍而又周详。
皇皇者华,(一) 花儿开得多漂亮,
于彼原隰。(二) 在那高原低地上。
駪駪征夫,(三) 一阵阵行人多匆忙,
每怀靡及。(四) 常怕考虑得不周详。

我马维驹。(五) 我的马,高头马。
六辔如濡。(六) 六根缰绳多柔滑。
载驰载驱,驾着车,赶着马,
周爰咨。(七) 普遍地访问到每一家。

我马维骐。(八) 我的马,棋文马。
六辔如丝。(九) 六根缰绳丝一般的滑。
载驰载驱,驾着车,赶着马,
周爰咨谋。普遍地征询到每一家。

我马维骆。我的马,黑鬣马。
六辔沃若。(十) 六根缰绳光滑滑。
载驰载驱,驾着车,赶着马,
周爰咨度。普遍地商量到每一家。

我马维骃。(十一) 我的马,杂色马。
六辔既均。(十二) 六根缰绳多润滑。
载驰载驱,驾着车,赶着马,
周爰咨询。普遍地采访到每一家。


注 释
(一)毛亨:“皇皇,犹煌煌也。”
(二)毛亨:“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三)朱熹:“駪駪,众多疾行之貌。征夫,使臣与其属也。”
(四)严粲:“每念不及于事,唯恐不逮也。”
(五)马瑞辰:“我马维驹,《释文》:‘驹音俱,本亦作骄。’瑞辰按:《说文》马高六尺为骄,是毛诗古本作骄之证。骄与驹双声。古盖读骄如驹,以与濡、驱、諏合韵。”
(六)郑玄:“如濡,言鲜泽也。”
(七)朱熹:“周,遍。爰,于。”
严粲:“諏、谋、度、询,皆访问之意。”
姚际恒:“大抵諏为聚议之意。谋为计画之意。度为酌量之意。询为究问一之意。”
林义光:“諏,《鲁语》‘穆子云:咨才为諏。’按:咨访于人,以求贤才谓之諏。諏者,取也。《左传》‘咨事为諏。’事者,士之借字。咨士为諏,咨访贤士,亦咨才也。询,《左传》、《国语》并云:‘咨亲为询。’按:咨亲者,以他人亲历之事,咨于其人,如询于刍荛者,是也。询与谋不同,凡谋则合他人与己之意,询则专听采他人之言,故必他人亲历之事,己所不知者,乃可言询也。”
(八)陈奂:“《小戎》《传》:‘骐,綦文也。’”
(九)陈奂:“高注《淮南》云:‘如丝,言调匀也。’”
(十)严粲:“《补传》曰:‘沃,润泽也。’今曰:犹如濡也。”
(十一)毛亨:“阴白杂毛曰骃。”
(十二)陈奂:“均读为匀。故《传》云:‘均,调也。’”

注 音
駪shen身 諏zou邹 度duo夺 骃yin因 询xun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