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灭亡》的出版与反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灭亡》的出版与反响 《灭亡》的出版与反响1929年1月至4月,巴金的中篇小说《灭亡》连载于上海《小说月报》。同年10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这是巴金的第一部小说。当时,作者热切追求光明和真理,却苦于找不到革命的出路,“为了申诉自己底悲哀”而作了《灭亡》(巴金《<灭亡>作者底自白》)。作品以时而昂奋、时而抑郁的基调,描写了在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下,一些受“五四”新思潮影响,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小说问世后,评论界对它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有的说他(巴金)抱有复仇的思想,而对于压榨穷人的阶级主张以革命来报复。有的说他是虚无主义的宣传者;有的说他的作品是安其那主义、人道主义、虚无主义的结晶。还有的呢,说在那本作品里,解释着爱与憎的理论,热血青年因憎恶不合理社会的缘故,才把自己献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贺玉波《巴金论》)。特别在迫切寻求前途的青年读者中,小说更激起强烈的反响。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当时流行的“革命加恋爱”一类公式化的小说。许多读者纷纷写信给《小说月报》编辑部询问巴金是谁,但编辑部却表示: “连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一位完全不为人认识的作家”, “然这篇《灭亡》却是很可使我们注意的”(记者《最后一页》)。1929年12月, 《灭亡》又被编辑部称誉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灭亡》的成功,推动巴金从此更坚定地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 《倪焕之》的出版与反响 关于《丽莎的哀怨》的讨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